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与机理研究

作 者: 于亚涛
导 师: 车顺爱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手性表面活性剂 介孔纳米管 螺旋
分类号: TB3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型介孔材料,它不仅具有介孔材料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孔径可调等优点,而且还拥有独特的管状外形。特别是介孔纳米管由于它的三种不同表面:纳米管的外表面,内径和分布在管壁上的介孔使其更加具有功能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可以用硬模板和软模板法合成。到现在为止,人们合成的直径从300 nm到3μm的纳米管实际上是指中空的管状或纤维状材料,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介孔硅管的孔道是平行于或者环绕管轴向的,所以限制了负载物进入介孔孔道,阻碍了这些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首次以手性氨基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作为模板,成功的合成出形貌均一,纯度高的纳米管而且所得到的材料管壁上均匀分布着内外贯通垂直于管轴向的介孔,通过萃取的方法还可以得到含有有机官能团修饰的介孔纳米管。在第一章中,首先,综述了介孔材料的基本合成机理、结构与形貌特征、功能化及应用现状,然后,综述了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基本特性,介绍了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制备管状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人们提出管状介孔材料的几种形成机理。在第二章中,针对十四烷基丙氨酸作为模板剂的合成体系,讨论了介孔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形貌控制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用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为模板,加入助结构导向剂和硅源的方法能制备出介孔孔道内外贯通于管壁的硅纳米管。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中和程度,助结构导向剂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得到纳米硅管的介孔平均孔径约为4 nm,平均壁厚与内径分别为~94, ~62, ~62 nm和~27, ~33, ~45 nm。通过透射电镜TEM与炭复制硅纳米管的反向结构得出管壁上的介孔是贯穿于管壁分布的。实验得出这些具有特殊形貌的介孔管只能由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而不能通过非手性或消旋的表面活性剂制得。通过圆二色谱证明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管状模板是螺旋层状排列的。管壁的介孔是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螺旋层状模板在加入助结构导向剂后,再次组装,内外壁同时生长为贯通于二氧化硅纳米管壁的介孔。在第三章中,用多种氨基酸衍生的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通过在甲硫氨酸体系下调节表面活性剂的中和程度,得到纳米管管壁上的介孔从均匀分布到部分分布最后没有介孔的变化规律。通过条件反应物配比,在异亮氨酸体系下发现了一端或两端封端的介孔纳米管材料。在苯丙氨酸,亮氨酸体系下,由于表面活性剂头部作用力较大,层状模板堆积的比较致密,得到了管壁上没有介孔的纳米管。在第四章中,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5
第一章 介孔材料与二氧化硅管状材料综述  15-63
  1.1 介孔材料综述  15-38
    1.1.1 介孔材料的定义及有序介孔材料的发现  15-17
    1.1.2 介孔材料的合成特征  17
    1.1.3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17-19
    1.1.4 合成介孔材料所用的表面活性剂  19-22
    1.1.5 介孔材料的合成路线  22-23
    1.1.6 介孔材料表征技术  23-26
    1.1.7 介孔材料结构的控制  26-31
    1.1.8 介孔材料形貌的控制  31-35
    1.1.9 介孔材料的应用  35-38
  1.2 二氧化硅纳米管综述  38-54
    1.2.1 硬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  39-41
    1.2.2 软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  41-49
    1.2.3 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49-53
    1.2.4 硅纳米管壁的两种结构  53-54
  1.3 论文选题  54-56
  参考文献  56-63
第二章 合成介孔管状材料的机理研究  63-84
  2.1 引言  63-64
  2.2 实验部分  64-66
    2.2.1 试剂  64
    2.2.2 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64-65
    2.2.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  65
    2.2.4 仪器表征  65-66
  2.3 结果与讨论  66-77
    2.3.1 十四烷基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的中和程度和助结构导向剂与表面活性剂比例下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  66-70
    2.3.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充炭复制  70-71
    2.3.3 ~(13)C CP/MAS NMR 表征萃取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有机基团  71-72
    2.3.4 形貌和结构随着反应时间变化的研究  72-76
    2.3.5 用圆二色谱(CD)表征有机管状模板  76-77
  2.4 讨论  77-80
  2.5 结论  80-81
  参考文献  81-84
第三章 多种模板剂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  84-103
  3.1 引言  84-85
  3.2 实验部分  85-86
    3.2.1 试剂  85
    3.2.2 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85
    3.2.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  85-86
    3.2.4 仪器表征  86
  3.3 结果与讨论  86-100
    3.3.1 十六烷基甲硫氨酸为模板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  87-91
    3.3.2 十六烷基苯丙氨酸为模板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  91-95
    3.3.3 十六烷基异亮氨酸为模板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  95-98
    3.3.4 十六烷基亮氨酸为模板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  98-100
  3.4 结论  100-101
  参考文献  101-103
第四章 总结  103-106
  4.1 主要结论  103-104
  4.2 前景展望  104-106
致谢  106-107
附录: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7

相似论文

  1. 螺旋断层加速器MVCT影像质量分析及剂量重算的研究,R730.5
  2.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3. 基于步进电机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研究,S224.2
  4. 枯草芽孢杆菌fmbJ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TQ920.6
  5.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6. ERCP或T管造影后CT联合多模式重建技术对胆道疾病应用价值的探讨,R657.4
  7. 多层螺旋CT及MRI血管成像在大动脉炎中的诊断价值,R445.2
  8.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分析主动脉窦解剖特点与临床心律失常相关性,R541.7
  9. 肺静脉前庭容积及左心房容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中短期复发的影响,R541.75
  10. 肺癌与肺良性肿物CT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照研究,R734.2
  11. 新型氮杂卡宾钯配合物固载及其催化氯代芳烃Suzuki偶联反应,O643.32
  12. 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F224
  13. 河西走廊沙尘暴分布特征及春季区域性强沙尘暴个例研究,P445.4
  14. 螺旋式上升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分析,G633.3
  15. 硅基介孔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TB34
  16. 面向三维堆叠封装的芯片间电感耦合无线收发电路的设计与研究,TN859
  17. 三种不同中性口服对比剂的MSCT小肠造影效果比较,R816.5
  18. 0.18μm CMOS工艺射频集成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TN752
  19. 多频段小型化低温共烧陶瓷天线的研究,TN822
  20.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G322;G644
  21. 基于无线供能的胃肠道机器人系统研究,TP2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