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藏自治区雄村斑岩型铜(金)矿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作 者: 康丛轩
导 师: 肖渊甫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雄村 斑岩型铜(金)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资源潜力评价
分类号: P61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冈底斯成矿带是一个具世界级规模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在资源远景上,不亚于藏东“三江”和新疆东天山铜、多金属成矿带。雄村斑岩型铜(金)矿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西部,在区域上由于其成矿时代及成矿地质要素与其他已知斑岩型矿床存在不同,因此,作为单独的一个矿床式来进行预测,对于冈底斯成矿带的成因研究及成矿预测有现实意义。本文从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典型矿床入手,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提取其成矿地质要素,包括赋矿地层、含矿围岩、含矿斑岩、成矿时代等,并将其推广到矿床所在的预测工作区内,结合该区域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建立雄村式斑岩型铜矿区域预测模型,在区域上圈出相似的成矿有利部位,预测估算其资源储量,对预测估算进行总体评价,为区域的找矿工作提供指导。雄村斑岩型铜(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Ⅱ级构造单元属于拉达克—冈底斯弧盆系;Ⅲ级构造单元属于拉达克-南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雄村组凝灰岩是雄村铜(金)矿的主要围岩,也是重要的含矿层。其含矿斑岩体为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矿体在平面上为一巨型透镜体,发育有典型斑岩铜矿蚀变组合,成矿时代为燕山期,主要成矿期为晚侏罗世(165~140Ma)。断裂以近东西走向为主。蚀变类型相对较多,其中与矿体相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对研究雄村铜(金)矿床及外围的资源潜力预测评价采用综合信息地质单元法。通过研究典型矿床及预测工作区矿床(点)成矿的必要及重要要素,建立因素叠加法预测区圈定模型,综合圈定各预测区边界,在区域内圈出最小预测区,并对有利成矿的条件分析划分为Ⅰ,Ⅱ,Ⅲ级。雄村铜(金)矿预测工作区共圈定14个最小预测区,其中Ⅰ级2个,Ⅱ级5个,Ⅲ级7个,并以雄村铜(金)矿为模型区,预测出雄村铜矿预测工作区铜矿资源总量428.95万吨,其中334-1类别为103.89万吨;334-2类别为105.64万吨;334-3类别为219.42万吨,反映冈底斯成矿带中雄村式斑岩型铜(金)矿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6
  1.1 选题依据  9-10
  1.2 以往工作概述  10-11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1-14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4-16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16-36
  2.1 工作区概况  16-17
    2.1.1 交通位置  16
    2.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16-17
  2.2 区域地质  17-25
    2.2.1 区域地层  18-20
    2.2.2 区域岩浆岩  20-22
    2.2.3 区域构造  22-25
  2.3 矿区地质  25-36
    2.3.1 地层  25-27
    2.3.2 含矿岩系特征  27-29
    2.3.3 岩浆岩  29-33
    2.3.4 构造  33-36
第3章 矿床特征  36-47
  3.1 矿体特征  36-37
  3.2 矿石特征  37-42
  3.3 围岩蚀变  42-43
  3.4 成矿模式  43-47
    3.4.1 成矿环境  43-44
    3.4.2 成矿地质作用  44
    3.4.3 成岩成矿时代  44
    3.4.4 成矿模式  44-47
第4章 区域成矿规律  47-54
  4.1 区域成矿要素  47-49
    4.1.1 地层-建造控矿作用  47
    4.1.2 构造控矿作用  47-48
    4.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48-49
  4.2 区域成矿模式  49-51
  4.3 区域预测模型  51-54
第5章 资源潜力评价  54-68
  5.1 最小预测区圈区  54-59
    5.1.1 最小预测区圈定方法及原则  54-58
    5.1.2 最小预测区优选  58-59
  5.2 资源量计算  59-62
    5.2.1 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及估算参数  59-61
    5.2.2 最小预测区资源量可信度估计  61-62
    5.2.3 共(伴)生矿产种类及预测资源量估算  62
  5.3 资源潜力评价  62-68
    5.3.1 地球化学方法资源潜力的预测分析  62-63
    5.3.2 在潜力预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3-65
    5.3.3 资源潜力预测结果  65-66
    5.3.4 资源潜力分析  66-68
结论  68-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4

相似论文

  1. 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遥感地质成矿信息提取研究,P627
  2.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P618.11
  3. 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F592.7
  4. 西藏墨竹工卡县洞中拉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P618.4
  5. 西藏冈底斯典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研究,P618.4
  6. 辽河油田曙三区块井网加密资源潜力评价,TE324
  7.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F592
  8. 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P618.2
  9. 多源信息综合分析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F407.1
  10.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集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11. 基于潜力评价的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布局研究,F224
  12. 冈底斯成矿带尼木—墨竹工卡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研究,P618.41
  13. 我国萤石矿开发利用前景及战略选区资源潜力评价研究,P619.215
  14. 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P618.5
  15. MATLAB平台下基于克立格理论的固体资源储量估算系统的开发与实践,P624.7
  16.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与洞嘎金矿床对比研究,P618.51
  17.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18. 大红山铜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P618.41
  19.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钴、银赋存规律研究,P618.41
  20. 云南省金平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P618.41
  21.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矿石矿物微区分析,P618.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有色金属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