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法律规制研究

作 者: 崔玉涵
导 师: 谷浩
学 校: 大连海事大学
专 业: 国际法学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混业经营 监管合作 功能性监管
分类号: D99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出现的多种混业经营模式中,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被认为是最优的模式,也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集中资金,实现了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分散了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一金融业务的风险,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实力和更大发展潜力。正如任何硬币都有两面,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运作带来了其特有优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带来了众多风险。为了防止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规制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顺应全球金融业发展的现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进行了相应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控股公司概念的分析来引出金融控股公司概念,阐述了混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优势,并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应风险。第二部分,以美国、英国、日本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为例,介绍了其监管的框架、具体的监管内容和优缺点,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第三部分,论述了在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监管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文件:新巴塞尔协议和联合论坛《金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它们是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立法成果。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重点讲述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特点、现有的立法状况,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包括在国际上与他国合作监管的意见。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第1章 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11-22
  1.1 控股公司  11-13
    1.1.1 国外学者的定义  11
    1.1.2 我国《公司法》的界定  11-12
    1.1.3 控股公司的含义  12-13
  1.2 金融控股公司  13-15
    1.2.1 金融控股公司的含义  13-14
    1.2.2 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的比较  14-15
  1.3 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  15-19
    1.3.1 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必然性  15-17
    1.3.2 金融混业经营的最优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17-19
  1.4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19-22
    1.4.1 资本不足的风险  19-20
    1.4.2 高财务杠杆风险  20
    1.4.3 不正当交易的风险  20
    1.4.4 实际负责人管理经验缺乏的风险  20-21
    1.4.5 资金违规入市的风险  21-22
第2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国内法律规制  22-31
  2.1 美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监管  22-25
    2.1.1 监管框架  22
    2.1.2 监管内容  22-24
    2.1.3 美国式监管体制的优缺点  24-25
  2.2 英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25-27
    2.2.1 监管框架  25-26
    2.2.2 监管内容  26-27
    2.2.3 英国式监管体制的优缺点  27
  2.3 日本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27-31
    2.3.1 监管框架  28
    2.3.2 监管的内容  28-30
    2.3.3 日本式监管体制的优缺点  30-31
第3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监管体制  31-42
  3.1 新巴塞尔协议  31-33
    3.1.1 新巴塞尔协议的制定背景  31-32
    3.1.2 新巴塞尔协议中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相关的内容  32-33
  3.2 联合论坛《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  33-37
    3.2.1 联合论坛《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的制定背景  33
    3.2.2 联合论坛《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的具体内容  33-37
  3.3 对新巴塞尔协议及联合论坛《最终文件》的评价  37-42
    3.3.1 新巴塞尔协议的贡献与不足  37-38
    3.3.2 《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的贡献与不足  38-40
    3.3.3 新巴塞尔协议与联合论坛《最终文件》的区别与联系  40-42
第4章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42-61
  4.1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2-45
    4.1.1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42-43
    4.1.2 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43-44
    4.1.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44-45
  4.2 国内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定  45-50
    4.2.1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方《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  45-47
    4.2.2 国内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47-50
  4.3 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建议  50-61
    4.3.1 建立功能性监管体制  50-52
    4.3.2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  52-54
    4.3.3 构建“金融防火墙”  54-55
    4.3.4 制定和完善信息共享制度  55-57
    4.3.5 完善母国的并表监管  57-59
    4.3.6 建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  59-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6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67-68
致谢  68-69
研究生履历  69

相似论文

  1. 问题外资银行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2.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F832.2
  3. 南通检验检疫局与外轮理货公司监管合作模式研究,U691.6
  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922.28
  5. 次贷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研究,F832.1
  6.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法律问题研究,F832.1
  7. 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F832.2
  8.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F832.2
  9.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选择,F832.39
  10.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优化研究,F832.1
  11.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F832.1
  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F832.2
  13.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防范机制的法律研究,D922.28
  14.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922.291.91
  15.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16. 山东省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研究,F832.3
  17. 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F832.1
  18. 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控制研究,F832.2
  1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F832.39
  20.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F832.2
  2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初探,F832.3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国际法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财政金融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