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与创新的互动机理研究

作 者: 赵志勇
导 师: 胥留德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科技哲学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技术 承接 创新 机理
分类号: F1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由于历史进程、科技发展、政策导向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区域间产业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梯度差,非平衡性日趋严重。当前,发达地区在面临劳动力成本扩大、劳动力求大于供、用地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和产业技术的升级,发达地区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将一些成熟的、甚至是面临淘汰的产业技术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与此同时,为规避创新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差距甚或赶超,欠发达地区便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承接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提升产业技术的装备、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加速欠发达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及产业优势。但仅仅限于承接却往往使这些地区的产业技术进步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甚至有可能陷入“承接-落后-再承接-再落后”恶性循环,无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改革开发30年后,我国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水涨船高,无论从研发的投入,还是科技人才的积累等各种技术发展的要素,已初步具备了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本文中所讲的创新,则是被用来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技术转移相对应,指的是欠发达地区在摆脱单纯的产业技术承接模式下形成的对发达地区产业技术的路径依赖,通过自身努力而创造出一种更好、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技术,突出的是其质的、革命性的而非数量性的变化,是对承接的超越,是一种内生的自主的创新。自主创新包含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三种方式,而技术活动的真谛就在于组合和集成,为避免核心技术“空洞化”,在现阶段,对承接的产业技术须以实现集成创新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为主。在全球进入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双重作用下,为改变落后的局面,欠发达地区需利用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大好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选择合适的途径,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不断地承接发达地区先进适用的产业技术来奠定和发展创新的基础,同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来巩固和提升承接的成效,在承接与创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它们之间的互动集成建立新的技术范式,进入新的技术轨道,方能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并描绘出承接与创新互动促使跨越式发展的演化轨迹和理论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3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9-10
  1.3 主要内容  10-11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11-12
    1.4.1 研究思路  11-12
    1.4.2 主要方法  12
  1.5 本文创新点  12-13
2 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与转移  13-26
  2.1 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区际转移的必然性  13-16
    2.1.1 产业与产业技术  13-14
    2.1.2 产业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其原因  14-16
    2.1.3 产业技术区际转移的必然性  16
  2.2 产业技术转移的特征及趋势  16-26
    2.2.1 产业技术的梯度差及其转移  17-18
    2.2.2 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特点和趋势  18-21
    2.2.3 国内发达地区产业技术转移的特征  21-26
3 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的重要性及机遇  26-32
  3.1 产业技术承接的重要性  26-29
    3.1.1 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装备  26-27
    3.1.2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7
    3.1.3 有利于加速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7-28
    3.1.4 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及产业优势  28-29
  3.2 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机遇  29-32
    3.2.1 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产业技术转移  29-30
    3.2.2 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高和产业工人缺促进产业技术转移  30
    3.2.3 发达地区用地限制加速产业技术转移  30-31
    3.2.4 欠发达地区产业特色和技术基础有利于承接  31-32
4 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  32-38
  4.1 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32-35
  4.2 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35-36
  4.3 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途径  36-38
5 承接与创新的互动发展  38-47
  5.1 承接奠定和发展着创新的基础  38-40
  5.2 创新巩固和提升着承接的成效  40-42
  5.3 承接与创新的互动推动着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  42-47
    5.3.1 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实质  42-44
    5.3.2 承接与创新互动的演化轨迹  44-45
    5.3.3 承接与创新互动的理论模型  45-47
结束语  47-48
致谢  48-50
参考文献  50-53
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53

相似论文

  1. 真空玻璃的阳极键合密封技术研究,TQ171.1
  2.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3.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4. 不同基质及植物组合的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X703
  5.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6.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7.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8.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9.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10.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11.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12.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13.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14.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15.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16.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7.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8.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TQ174.1
  19.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20.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21.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技术发展与革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