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 者: 赵莉
导 师: 杜晓君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 市场换技术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古典增长理论明确指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国获取先进技术有两条途径,一是本国自行研发,一是通过引进外资,对其转移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般认为,后一种方法比自主创新成本小、风险低,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来实现后发优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生产和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不仅推动着资本和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在技术的国际转移与扩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引进外资,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其是否也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呢?目前学术界对此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失败的,利用外资排斥了自主创新;而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利用外资与自主创新并不冲突。因此,如何看待和评价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技术创新路径应该如何选择,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研究,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实证分析了1986—2006年间FDI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FDI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既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也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技术转移的双方——技术输出方和技术输入方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的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不能必然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不能一味的寄希望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而应把重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最后本文针对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导论  11-23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3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9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6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6-19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9-21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1-23
    1.4.1 研究方法  21
    1.4.2 创新点  21-23
第2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23-41
  2.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理论基础  23-32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3-27
    2.1.2 国际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  27-30
    2.1.3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方式  30-32
  2.2 技术创新理论基础  32-38
    2.2.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类型  32-34
    2.2.2 技术创新路径  34
    2.2.3 自主创新的概念及类型  34-36
    2.2.4 基于技术轨道的自主创新能力  36-37
    2.2.5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  37-38
  2.3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作用机理分析  38-41
第3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41-53
  3.1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41-43
    3.1.1 第一阶段(1979—1991)  41
    3.1.2 第二阶段(1992—1997)  41-42
    3.1.3 第三阶段(1998—2000)  42
    3.1.4 第四阶段(2001—至今)  42-43
  3.2 我国技术创新战略发展阶段  43-44
    3.2.1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1年)  43
    3.2.2 第二阶段(1992—1997)  43-44
    3.2.3 第三阶段(1998—至今)  44
  3.3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4-50
    3.3.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发明专利的因果关系分析  44-48
    3.3.2 FDI对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因果分析  48-50
  3.4 对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评价  50-53
第4章 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失败的原因探析  53-59
  4.1 从技术输出方分析  53-56
    4.1.1 股权控制策略  53-54
    4.1.2 核心技术锁定策略  54-55
    4.1.3 转移时机控制策略  55
    4.1.4 "研发链"控制策略  55
    4.1.5 通过技术的逆向扩散实现技术控制  55-56
  4.2 从技术输入方分析  56-59
    4.2.1 技术引进的结构不合理  56-57
    4.2.2 对技术转移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不够  57
    4.2.3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  57
    4.2.4 劳动者素质较低  57-59
第5章 关于中国技术创新的问题及建议  59-69
  5.1 我国技术创新的问题  59-64
    5.1.1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59-60
    5.1.2 科技人员投入不足,流失严重  60-61
    5.1.3 技术创新产出率低  61-63
    5.1.4 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63-64
    5.1.5 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不健全  64
    5.1.6 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  64
  5.2 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建议  64-69
    5.2.1 正确认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65-66
    5.2.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66
    5.2.3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作用  66
    5.2.4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并留住创新人才  66-67
    5.2.5 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协调功能  67-69
参考文献  69-73
致谢  73-75
附录  75-82

相似论文

  1.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2.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4. 基于知识视角的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模式研究,G647
  5. 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均衡分析,F224
  6. 基于FDI五力模型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F832.6;F224
  7.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F752.67;F224
  8.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网络研究,F062.9
  9. 3M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F426.6
  10. 在华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深度解析,F276.7
  11. 中冶成工炉窑公司技术能力分析与提升研究,F426.3
  12. 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6;F822.5
  13. 基于技术创新的辽宁经济增长点研究,F127;F224
  14.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知识转移模式的实证研究,F276.7
  15.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究,F426.471
  16. 跨国公司产品转让定价的原理与实践探讨,F276.7
  17. 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研究,F224
  18.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X196
  19. 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F426.471
  20. 论跨国公司并购中的民族品牌法律保护,F273.2
  21. 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制,D922.29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