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研究及其借鉴

作 者: 李玲
导 师: 杨源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公害防止协定 环境协议 环境行政合同 环境管理
分类号: D9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施的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对日本在公害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日本学者原田尚彦在其所著的《环境法》中所言:“公害防止协定与法律和条例并列,成为第三种公害防止行政上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如果没有公害防止协定,地方公共团体的公害控制简直就无从谈起,这就是今天的实情”。纵观其他采用相似制度的国家,情况也大致如此。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构建都需要理论的依托。我国学界对于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及其本土化的研究自上世纪末已经起步,从该制度的萌芽及发展、构建该制度的必要性、功能性和可行性,到制度具体内容的设计等等,都有所研究。然而对于制度的借鉴和本土化过程中基础理论研究、与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融合,以及其与相关的法律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却关注较少。本文对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及世界各地与之类似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后,就其借鉴到本土来完善我国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在日本的萌芽及其产生的背景,因为一项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它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法律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这也为研究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奠定基础。其次着重分析了该制度的法律性质,在总结分析公害防止协定制度自产生以来的有关其法律性质的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认定其性质是行政契约。最后论述了该制度对日本公害治理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第二章介绍和评价了欧盟诸国,主要是法国和荷兰环境协议制度的运用,以及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与之相似的制度等,这些制度均是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弹性环境行政管理方式的独特性和其在环境保护、公害治理方面的有效性,以期为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构建提供更多的参考模式。第三章在对比我国目前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背景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国情和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实践基础,借鉴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及其他国家的环境协议制度的先进经验,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合同的适用范围、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加强行政指导、重视其契约性的实质特征,以及构建必要的配套制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引言  9-10
第一章 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概述  10-17
  一、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萌芽和正式产生的标志  10
  二、公害防止协定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  10-12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社会公害问题凸现  11
    (二) 二十世纪日本的政治体制介绍  11-12
    (三) 二十世纪日本法制背景介绍  12
  三、日本公害防止协定的种类及其法律性质分析  12-15
    (一) 公害防止协定的种类  12-13
    (二) 公害防止协定的法律性质分析  13-15
  四、公害防止协定制度对于日本环境保护的作用及影响  15-17
第二章 世界各国(地区)与之相似的制度实施情况及效果介绍  17-23
  一、欧盟环境协议制度介评  17-19
  二、美国典型环境协议项目介评  19-21
  三、中国台湾地区的环境保护协定制度介评  21-22
  四、其他  22-23
第三章 公害防止协定制度本土化探析  23-41
  一、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24-26
    (一) 我国目前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社会背景的比较  24
    (二) 我国目前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法制背景的比较  24-25
    (三)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模式分析  25-26
  二、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功能性分析  26-29
    (一)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是国家发展、治国方式变化和行政管理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  26
    (二)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迎合了民主、国家观念变化的社会思潮  26-27
    (三)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27
    (四)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是缓解目前我国环境管理面临的各项矛盾的最佳途径  27-28
    (五)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  28
    (六)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28-29
  三、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9-34
    (一) 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政治、社会、经济基础  29-30
    (二) 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法律基础  30-33
    (三) 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实践基础  33-34
  四、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建议  34-41
    (一) 对环境行政合同适用范围的合理界定  34-35
    (二) 在环境行政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其契约性的实质特征  35
    (三) 在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加强行政指导  35-37
    (四)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完善行政合同制度的执行程序  37-38
    (五) 完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相关配套制度  38-41
结语  41-42
参考资料  42-45
后记  45

相似论文

  1.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2. Y食品企业多体系管理的研究,F426.82
  3. 丽水污染企业环境应急监测平台的研究,TP311.52
  4. 基于ERM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应用,X196
  5.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X37
  6. 基于纳污能力的兰江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X321
  7. 环境协议制度研究,X-01
  8. 环境标志制度研究,X-657
  9. 青岛市小城镇地区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控制方法研究,X703
  10. 集装箱港口环保管理体系研究,F205
  11. 湖南湘丰茶厂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S571.1
  12. 制造型企业的环境管理及评价系统,F205
  13.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构建的研究,D922.68
  14. AirQUIS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X321
  15. 韩国的海上油类污染和补偿法研究,DD912.29
  16. 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922.1
  17. 我国城市棕色地块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6
  18. 我国中小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力模型研究,F276.3;F224
  19.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X321
  20. 江苏典型县城光环境及其管理研究,TU113
  21. 燃煤电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TP311.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