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预期违约制度

作 者: 张晶
导 师: 陈立虎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预期违约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拒绝履行 不安抗辩权
分类号: D9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0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预期违约,是英美法系的制度,它是为了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风险而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在制度出现的初期,就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必要及合理性,产生过严重的争论。预期违约通说有明示预期违约默示预期违约之分。明示预期违约作为其责任要件,为限制“效率违约”的负面影响,以根本违约作为基本构成,形成兼顾拒绝履行之主观因素的客观归责原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借鉴了预期违约制度并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将预期违约区分为预期的根本违约和预期的非根本违约。欧洲合同法原则是大陆法系引入预期违约价值内涵的典范之作。与不安抗辩权相比,预期违约兼具两大法系的优点,更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交流的需求,在国际契约法领域影响颇大。我国《合同法》同时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在引入预期违约制度的问题上,对立法体例采纳了欧洲合同法原则分立的做法。但对于默示预期违约,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在扩大适用条件和规定法定解除权后,仍规定适用主体限定于双务合同异时履行先履行一方;对明示预期违约则采取相反的激进态度,抛弃了固有的根本违约要件,由此形成法律漏洞。就此,本文建议在保持已有立法体例基础上,彻底引入预期违约,同时在明示预期违约中加入根本违约要件。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3-4
Abstract  4-6
前言  6-7
一、预期违约制度概述  7-19
  (一) 预期违约制度的存在依据  7-10
    1. 预期违约制度的历史及涵义  7-8
    2. 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政治、经济、思想基础  8-9
    3. 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正当化说明理论  9-10
  (二) 预期违约的具体制度和特点  10-15
    1. 预期违约的具体制度  10-13
    2. 预期违约的基本特点  13-15
  (三) 预期违约制度在整个合同法体系中的定位  15
  (四)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之同异  15-19
    1. 大陆法系国家不安抗辩制度的历史发展  15-16
    2. 我国不安抗辩制度的法律规定  16
    3.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效力  16-17
    4. 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分析  17-19
二、预期违约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19-27
  (一) 世界上现行立法  19-22
    1. 瑞士债务法  19
    2. 美国统一商法典  19-21
    3. 国际契约立法与准立法  21-22
  (二) 现行立法比较分析  22-27
三、中国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完善  27-35
  (一) 《合同法》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27-28
  (二) 同时规定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的合理性商榷  28-31
  (三) 《合同法》第108条的规定  31-32
  (四) 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几点建议  32-35
四、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38

相似论文

  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F832.33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F832.3
  3. 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运用,D923.6
  4. 预期违约责任制度研究,D923.6
  5.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923.6
  6. 同时履行抗辩权研究,D923.6
  7. 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913
  8. 论期前违约,D923.6
  9. 不安抗辩权制度研究,D913.99
  10. 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913
  11. KMV模型在度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方面的适用性研究,F276.6;F224
  12. 预期违约法律制度研究,D913
  13. 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913
  14. 合同履行准备期违约制度研究,D913
  15. 论预期违约制度,D913
  16. 合同中期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913
  17. 论预期违约,D913
  18. 预期违约责任研究,D923.6
  19. 论合同法定解除制度,D913
  20. 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F276.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