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负荷特征分析及评定

作 者: 李瑞杰
导 师: 温宇红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赛前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 高原训练 负荷特征
分类号: G8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跟踪国家游泳队的高原训练,以3-3-3训练模式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模式,分别从上高原前、高原期和下高原后的三个不同时空训练阶段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整个高原训练的负荷特征,同时结合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我国目前游泳运动的高原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寻找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适宜训练负荷,通过此研究表明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赛前高原训练的负荷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尤其对于高水平游泳运动员效果比较明显。2.上高原前的适应调整训练时间需要比较充分,在上高原前的前期阶段将负荷量加足,尤其加大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强度的训练比例,负荷特征安排接近一般赛前的三周训练。避免陆上专项训练和水上专项训练集中交叉,确保上高原前保持体能充沛,精神饱满。3.高原期间的总负荷量应该略低于平原期间的负荷量,高原期间几堂关键强度课的安排间隔,要以保证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为前提。通过减少每堂陆上训练课的时间和增加陆上训练的次数和质量,来保持陆上快速力量的训练,加强医务监督,科学客观地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情况。4.下高原后的调整适应性训练要严格控制负荷强度,高原期间强度课的刺激程度越深,越需要延长调整和适应的时间。5.赛前的高原训练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由于运动员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因此,准备赛前的高原训练应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注意安排好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本研究是在总结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多次高原训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训练负荷特征,补充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训练学理论体系,并为教练员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高原训练计划,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具体的参考意见,力争使该研究在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建议在整个高原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将高原训练中的时空转换和负荷变化有效整合起来,同时结合机能评定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获取更多有利因素,以保证赛前高原训练的顺利进行。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1 前言  5-10
  1.1 选题依据  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9
    1.2.1 国外高原训练研究进展  5-7
    1.2.2 国内高原训练研究进展  7-9
    1.2.3 目前高原训练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9
  1.3 研究目的  9-10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0-13
  2.1 研究对象  10
  2.2 研究方法  10-13
    2.2.1 文献资料法  10
    2.2.2 跟踪观察法  10
    2.2.3 调查法  10-13
      2.2.3.1 专家访谈法  10-11
      2.2.3.2 问卷调查法  11-13
3 结果与分析  13-50
  3.1 高原前三周训练负荷特征  14-21
    3.1.1 高原前第一周训练负荷特征  15-17
    3.1.2 高原前第二周负荷特征  17-18
    3.1.3 高原前第三周负荷特征  18-21
  3.2 高原三周训练负荷特征  21-36
    3.2.1 高原第一周训练负荷特征  24-25
    3.2.2 高原第二周训练负荷特征  25-30
    3.2.3 高原第三周训练负荷特征  30-36
  3.3 下高原三周训练负荷特征  36-43
    3.3.1 下高原第一周训练负荷特征  37-39
    3.3.2 下高原第二周训练负荷特征  39-40
    3.3.3 下高原第三周训练负荷特征  40-43
  3.4 整个赛前高原训练九周的负荷特征  43-45
  3.5 高原训练对重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作用  45
  3.6 整个赛前高原训练的负荷评定  45-50
    3.6.1 心肺功能指标的应用及评定  45-46
    3.6.2 血常规指标  46-47
    3.6.3 高原训练期间生化指标的监测及评定  47-50
4 结论  50
5 致谢  50-52
参考文献  52-53
附件1. 专家访谈内容  53-54
附件2. 专家问卷调查效度评价表  54-55
附件3. 游泳高原训练调查问卷  55-57

相似论文

  1. 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赛前训练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G838
  2. 山东省优秀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G886
  3. 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超声心动图、细胞因子TNF-α、TGF-β及H-FABP的研究,R87
  4. 对全国1500m冠军张海坤参加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监控与分析,G82
  5. 补充铁剂对模拟高原训练大鼠铁代谢相关指标及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G804.2
  6. 女子柔道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特点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G886.4
  7. 中国男篮2008年奥运会参赛风险的研究,G841
  8. 男子散打运动员赛前专项耐力评定手段与训练方法研究,G852.4
  9. 奥运周期中国赛艇重点运动员不同环境模式“高原训练”机能变化特点的研究,G861.4
  10. 补充铁剂对高原训练大鼠铁代谢及肝脏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G808.1
  11. 北京男子手球运动员教学比赛中生理负荷特征的研究,G844
  12. 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血液生化恢复值的研究,G843
  13. 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一周调整训练理化指标诊断与评价,G886.9
  14. 对上海男子中跑运动员08全国锦标赛赛前训练特点及机能监控的研究,G822.2
  15.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影响,G804.2
  16. 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模式及相关因素研究,G861.1
  17. 山西省高水平短跑、跨栏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特征的研究,G822.6
  18. 模拟高原训练及恢复方法对大鼠肾脏影响的组织学研究,R594.3
  19. 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G861.4
  20. 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女子健美运动员赛前训练身体形态及机能状态监测的分析,R87
  21. 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EPO和CGRP等指标的影响,G861.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水上、冰上与雪上运动 > 水上运动 > 游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