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技术与研究开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作 者: 周良海
导 师: 张长元
学 校: 南华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技术与研究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团队 外派员工 信任
分类号: F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公司间的合作也随之迅猛发展,成为了继企业并购之后的又一次“经营革命”。我国自9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通过企业战略联盟实现快速发展和扩张。企业战略联盟,是有别于独自投资经营、合资经营、企业并购的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对现有企业管理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企业战略联盟已成为当前管理科学的前沿阵地和理论“热点”。本文以战略联盟的典型形式——技术与研究开发战略联盟企业——为对象,探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内容与方法。本文首先对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企业战略联盟的类别、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以便为研究技术与研究丌发战略联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铺挚”。当然,这些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的是,战略联盟企业,特别是技术与研究丌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其文献资料稀少,本文仅对其一些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技术与研究开发战略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中较为复杂、典型的一类。本文对其产生的动因、类别、特征、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并提出了该类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功能、整合模式与主要内容。作为联盟伙伴企业,和单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是,它必须在联盟层面实现“整合”:形成共同愿景,实现观念整合;基于联盟战略,实现人员配置整合;合理设计绩效评估与报酬系统,实现利益整合。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设计与建设是决定伙伴企业和“联盟体”成功的关键,本文对联盟伙伴评估与选择团队、联盟工作室团队、联盟合作团队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技术与研究丌发战略联盟的目的之一是参与联盟的企业为了弥补技术创新的“战略缺口”,因此,对外派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其职业生涯管理、培训、薪酬等,都与非联盟企业不同,本文在技术层面上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监督费用,且能使其合作更具有活力,使组织问的学习和知识转移更节约、更富有成效。本文认为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领域。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它是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一是雇佣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是单个独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要立足于企业本身,又要立足于“企业集成”(联盟)来管理。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和新的领域,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16
  1.1 问题的提出  12-13
  1.2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意义  13-16
    1.2.1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3-15
    1.2.2 研究的意义  15-16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16-28
  2.1 关于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  16-26
    2.1.1 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特征与类别  16-21
      2.1.1.1 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  16-18
      2.1.1.2 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18-20
      2.1.1.3 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20-21
    2.1.2 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理论研究  21-23
    2.1.3 战略联盟形成过程模型研究  23-26
  2.2 企业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6-28
    2.2.1 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和挑战  26
    2.2.2 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的整合  26-27
    2.2.3 战略联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27-28
第三章 企业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分析  28-37
  3.1 一个成功的案例:MCC 公司  28-29
  3.2 技术与研究开发战略联盟概念  29-30
  3.3 企业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  30-31
  3.4 企业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的动因  31-33
    3.4.1 技术交流与合作,弥补“战略缺口”  31-32
    3.4.2 建立新标准与获得标准优势  32
    3.4.3 分担研发成本  32-33
    3.4.4 分担研发风险  33
  3.5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  33-37
    3.5.1 联盟的组织形式  33-35
    3.5.2 联盟的组织结构特点  35-37
第四章 战略联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37-49
  4.1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路径分析  37-41
    4.1.1 雇佣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7-40
      4.1.1.1 雇佣管理阶段  37-38
      4.1.1.2 人事管理阶段  38-39
      4.1.1.3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39
      4.1.1.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39-40
    4.1.2 独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  40-41
  4.2 战略联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41-42
  4.3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42-47
    4.3.1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的新特点  43-44
    4.3.2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44-45
    4.3.3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模式  45-47
  4.4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47-49
第五章 联盟企业管理团队的设计  49-66
  5.1 联盟伙伴评估与选择团队  49-56
    5.1.1 联盟伙伴选择和评估团队的成员组成  49-50
    5.1.2 联盟伙伴选择和评估团队的工作内容  50-56
      5.1.2.1 争取内部员工的支持  50-51
      5.1.2.2 内部关系评价  51-53
      5.1.2.3 评价和选择联盟伙伴企业  53-56
  5.2 战略联盟工作室团队  56-58
    5.2.1 联盟工作室团队人员组成  56-57
    5.2.2 联盟工作室工作目标  57
    5.2.3 联盟工作室处理事务的程序  57-58
  5.3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合作团队  58-66
    5.3.1 技术与研发战略联盟领导团队  59-61
    5.3.2 联盟合作管理团队  61-63
      5.3.2.1 团队成员组成  61
      5.3.2.2 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  61-63
    5.3.3 选择合适的联盟合作关系经理  63-66
      5.3.3.1 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63-64
      5.3.3.2 联盟合作关系经理的选择和培养  64-66
第六章 联盟企业员工选派与培训管理  66-77
  6.1 外派对联盟员工的挑战  66-67
  6.2 外派员工的培训内容  67-72
    6.2.1 文化敏感性培训  67-68
    6.2.2 语言与跨文化交流培训  68-69
    6.2.3 技术、业务及管理能力培训  69
    6.2.4 学习和沟通能力的培训  69-72
  6.3 外派员工的培训方法  72-73
    6.3.1 课堂讲授  72
    6.3.2 模拟培训  72-73
    6.3.3 案例研究  73
    6.3.4 全球化工作轮换  73
  6.4 技术与研发联盟外派员工的薪酬管理  73-75
    6.4.1 外派员工报酬政策的战略性目标  73-74
    6.4.2 采用适当的薪资政策  74
    6.4.3 外派员工薪酬的结构与内容  74-75
  6.5 提供职业生涯支持体系  75-76
  6.6 将外派人员的经验移转到到企业  76-77
第七章 联盟企业合作环境建设与管理  77-92
  7.1 建立信任的合作环境  77-84
    7.1.1 建立联盟伙伴企业的信任  78-82
      7.1.1.1 伙伴企业相互信任的含义  78
      7.1.1.2 伙伴企业相互信任的必要性  78-79
      7.1.1.3 伙伴企业相互信任的作用  79
      7.1.1.4 建立伙伴企业相互信任的途径  79-82
    7.1.2 建立联盟合作团队成员间的信任  82-84
      7.1.2.1 联盟合作团队成员间信任的含义  82
      7.1.2.2 联盟合作团队成员间信任的作用  82-83
      7.1.2.3 建立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的举措  83-84
  7.2 企业战略联盟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管理  84-92
    7.2.1 组织学习的界定  85
    7.2.2 组织学习的过程  85-87
      7.2.2.1 联盟新知识产生  85-86
      7.2.2.2 新知识的转移和内化以及组织知识的形成  86
      7.2.2.3 知识的扩散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86-87
    7.2.3 战略联盟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  87-88
      7.2.3.1 学习意图  87
      7.2.3.2 透明度  87-88
      7.2.3.3 吸收能力  88
    7.2.4 促进组织学习的措施  88-92
      7.2.4.1 明确的学习意图  88-89
      7.2.4.2 正确选派学习代理人  89
      7.2.4.3 促进联盟知识的分享  89-90
      7.2.4.4 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信任  90
      7.2.4.5 建立有利的联盟文化  90-92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92-94
参考文献  94-97
就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7-98
致 谢  98

相似论文

  1.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2.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3. 大学生疏离感现狀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B844.2
  4. 云计算平台下的动态信任模型的研究,TP309
  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6.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8.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合作的现实问题与发展途径研究,G712.4
  9.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科团队管理与支持机制研究,G647
  10.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导师制的对策研究,F276.44
  11. ATN中敏感信息保护技术研究,TP309
  12. YQ石化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F272.92
  13. 农业供应链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S126
  14. 以团队训练为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711
  15.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研究,D630.3
  16. 基于行为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TP212.9
  17. 团队内情绪智力、员工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多水平研究,B849
  18.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19.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20.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G647
  21.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