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帝内经》中“心”的形气神研究

作 者: 云玉芬
导 师: 张其成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内经》      
分类号: R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8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把《内经》所有包含“”字、“”字、“”字、“”字和“”字等文字进行梳理和归类,总结出了《内经》对于“心”的认识,以及对“心”与“气”和“心”与“神”等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内经》承认五脏具体形态的存在,但并不关注五脏形态的具体内容;对五脏之形只有极其粗略的描述,并没有像西医那样详细描述五脏的具体结构。《内经》并不注重五脏的具体形态,却极其重视五脏之气;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由“气”来决定的。《内经》的作者似乎刻意回避了在“形”的层次上对“心”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满足于粗略地描述“心”的形态。承认“心”的解剖形态的存在,并不关注其解剖形态的具体内容,这说明《内经》对“心”认识,没有把重点放在“形”的层面上,更加注视“气”而不是“形”,《内经》重视的是“心气”而不是“心形”。《内经》专门提出了“五脏之气”的概念,极其重视“五脏之气”。《内经》对于“五脏之气”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六点:第一,“五脏之气”运行于“五脏之形”中,但又不局限于“五脏之形”内。第二,五脏六腑之气在十二经中正常运行是人生命的关键。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是通过五脏六腑之气在其经脉中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第三,“五脏之气”彼此相通,构成了《内经》关于人体的整体观的主要内涵、“五脏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通,构成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的主要内涵。第四,“五脏之气”不能在其脏器及其经脉中正常运行则产生疾病。第五,五脏不可无气,无气则死。五脏之“形”不可脱离五脏之“气”。第六,“五脏之气”不可不通,不通则死。《内经》对于“脏气”的认识,千百年来不断被后世医家的实践所证实。《内经》脏腑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五脏之气”的认识。“心气”具备“五脏之气”所共有的特点:第一,“心气”运行于“心形”中,但又不局限于“心形”之内。第二,“心气”在心经中正常运行,是人生命的关键。“心”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心气”在其经脉中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心”的功能就是“心气”的功能。第三,“心气”与其它四脏之气彼此相通,其功能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第四,“心气”的运行不正常,导致“心形”以及其它“心气”所影响部位的疾病。第五,“心形”不能脱离“心气”,心无气则死。第六,“心气”不可不通,不通则死。《内经》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相通性,阐述了“心气”以及人体其它四脏之气的属性、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这些都是《内经》关于“心”理论的主要特点和独到之处。“五脏之气”都具有“气”的一般特点。总结《内经》中所有关于“气”的文字可以看到:“气”是有能量的,“气”具备能量属性;另外,“气”有七大特点,即“气”的“普遍(客观)存在性”、“普遍相通性”、“相互作用性”、“运动特性”、“生成、变化和转化特性”、“可感知性”以及“可操控性和可调节性”。可以说《内经》就是一部关于“气”的著作。由于现代医学只有“形”,没有“气”的概念。《内经》对“气”的研究更显得极为重要。这点也正是中、西医两者的主要区别之处。《内经》认为“形”与“神”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形”不能脱离“神”而存在,“神”对“形”有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神”主要藏于人的“心”中,“神气”运行于人的全身内外;“神”有可感知性和可调节性。“神”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神”与人体的生成和生命的存在密切相关;第二,“神”的作用能维持人体健康;第三,“神”的作用能使人的身体发生变化;第四,“神气”控制人的眼睛和舌的运动。不少当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内经》的正确性。本文利用《内经》的观点分析了现代心脏移植术和“换心人”的形气神关系。提出了对“换心人”进行“心气”和“手少阴心经”研究的设想。指出对器官移植人进行“气”和“经络”的研究有可能产生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并对中西医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西医主要侧重于“形”的研究,而中医超越了对“形”的认识,主要把握“气”和“神”的作用。《内经》的思想可以帮助现代医学突破“形”的局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西医并非不可比较、不可融合。关键在于中西医的结合应是“形”与“气”的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应突出“形”与“气”的关系及“形”与“神”的关系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医学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相得益彰,融合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7
前言  7-9
文献综述  9-11
第一部分 《内经》中的“”与“”  11-24
  1 《内经》中的“形”字  12-16
  2 《内经》中的“”字  16-20
    2.1 “脏”字表示“形”的涵义  17-18
    2.2 五脏之  18-20
  3 《内经》中“心”字的“形”的涵义  20-24
    3.1 “心”字的涵义  21-22
    3.2 “心”字中“心形”的涵义  22-24
第二部分《内经》中的“心”与“气”  24-52
  1 《内经》中的“气”字  24-30
    1.1 “气”的七大基本特性  24-29
      1.1.1 “气”的普遍存在性  25
      1.1.2 “气”的普遍相通性  25-26
      1.1.3 “气”的作用性  26
      1.1.4 “气”的运动特性  26-27
      1.1.5 “气”的生成、变化和转化特性  27-28
      1.1.6 “气”的可感知性  28
      1.1.7 “气”的可操控性和可调节性  28-29
    1.2 关于“气”的本质  29-30
  2 《内经》中的“心气”  30-41
    2.1 “心”的属性  30
    2.2 “心”的功能就是“心气”的功能  30-33
      2.2.1 “心气”与“小肠之气”相通  31
      2.2.2 “心气”与五官  31-32
      2.2.3 “心气”与生殖系统功能  32-33
      2.2.4 “心气”的功能  33
    2.3 “心气”与心病  33-36
      2.3.1 《内经》中的“心”病主要指“心气”病  33-34
      2.3.2 心病的传变  34-35
      2.3.3 治疗心病要靠调节“心气”  35-36
    2.4 人体的整体观与“心气”  36-38
    2.5 人和大自然之间的整体观与“心气”  38-40
    2.6 “心气”与“换心人”  40-41
  3 《内经》中的“心气”与“血之气”  41-52
    3.1 《内经》中的“心”字与“血”字  41-43
      3.1.1 《内经》中的“血”字  41-42
      3.1.2 “心气”与“血气”  42-43
    3.2 《内经》中的“脉”字的涵义  43-46
      3.2.1 《内经》中的“脉”字有时专指“经络”,即“气的运行通道”。  43-45
      3.2.2 《内经》中的“脉”字与“络”字有时都指“血管”  45
      3.2.3 “脉”字的涵义有时不明确(既像是指“经络”又像是指“血管”)  45-46
    3.3 《内经》中的“心”与“脉”  46-49
      3.3.1 “心气”就是“血脉之气”  46-47
      3.3.2 “心气”主脉  47
      3.3.3 手少阴心之脉  47-49
    3.4 “寸口脉”是“经络”与“血管”相互重合的部分  49-52
      3.4.1 脉诊的部位就是“经络”与“血管”相互重合的部分  49
      3.4.2 脉诊的作用和目的是诊断疾病  49-50
      3.4.3 脉诊的原理与“气”的定义  50-52
第三部分 《内经》中的“心”与“”  52-67
  1 《内经》中的“神”与“形”、“气”的关系  52-58
    1.1 “神”的居所  52-54
      1.1.1 “神”藏于“心”中、居于“脉”中  52-53
      1.1.2 “神气”藏于五脏中  53
      1.1.3 “神气”运行于人的全身内外  53-54
    1.2 《内经》中关于“神”与“形”的关系  54-58
      1.2.1 “形”与“神”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神”的主导作用  54-55
      1.2.2 “形”的生成依赖于“神”的作用  55
      1.2.3 “神”的定义和不可描述性  55-58
  2 《内经》中“神”的表现和作用  58-59
    2.1 “神”的表现  58
    2.2 “神”的作用  58-59
  3 《内经》中“神”的可调节性和可调控性  59-62
    3.1 “守神”与“御神”  60
    3.2 “养神”与“生神”  60-61
    3.3 “伤神”  61
    3.4 使“神”改变  61-62
  4 《内经》中“神”与“心”及“脑”的关系  62-67
    4.1 《内经》中的“脑”  62-63
    4.2 《内经》中“心”与“神”关系最密切  63-67
      4.2.1 《内经》中的“神”与“脑”密切相关  63-64
      4.2.2 《内经》的“形”、“神”统一观  64-67
第四部分 《内经》与现代科学  67-73
  1 现代物理学印证《内经》的“形气”理论  67-68
  2 现代医学印证《内经》的“形气”理论  68-70
  3 现代身心研究印证《内经》的“形神”关系理论  70-73
结论  73-74
主要参考文献  74-77
致谢  77-78
个人简历  78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3. 一种基于复合节流的气浮直线运动基准设计方法,TG83
  4. 计及臂间搭接与摩擦影响的箱形伸缩臂整体稳定性研究,TH211.6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7. 热风送粉改为乏气送粉系统的方法和关键设备的研究,TK223.25
  8. 磁场位形对霍尔推力器内电子运动的影响研究,V439.2
  9.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10.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1.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2.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13. DBF接收机用于二维测向算法的研究,TN851
  14. 高频雷达复合调制波形设计与处理,TN958.93
  15.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16. 二甲醚羰基化制醋酸乙烯中间体二醋酸亚乙酯研究,TQ225.12
  17. 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S476.3
  18. 松萝酸与依托红霉素致肝脏毒性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R965
  19.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20. 许心如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三参通脉合剂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R259
  21.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内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