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门儿童、成人腹泻中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 者: 唐亚丽
导 师: 聂军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流行病学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监测 序列分析 基因型 临床症状 logistic回归模型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1.研究江门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NV)的感染情况、流行优势病毒株及季节分布特征。2.初步探讨病毒性腹泻流行期成人腹泻患者中NV的感染情况及分析病毒优势毒株基因型。3.探讨江门儿童和成人NV感染腹泻的临床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1.在江门妇幼保健医院儿科门诊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每个月的前15天为标本收集日,连续收集17个月(2005年9月~2007年1月)。标本采集当日检测轮状病毒后电话通知检测结果,并调查有关问题。在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和腹泻门诊、于病毒性腹泻流行期(2006年9月~2007年1月)连续收集成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对轮状病毒阴性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V,并对部分NV阳性标本PCR产物进行纯化、测序,结合参考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判断NV的流行优势株。3.对NV感染腹泻临床特征的探讨采用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进行频数匹配的两样本比较研究;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管理采用Epidata2.1a进行双份录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NV感染腹泻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进行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江门腹泻患儿中NV2006年全年检出率为14.36%(52/362),两个流行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03%(27/299)和20.35%(46/2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V主要感染1岁以下的婴幼儿,各个月份分布相当,无性别差异。儿童患者检出的35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分析,其中32株属于GⅡ-4型,2株属于GⅡ-3型,1株为重组基因不能确定基因型。病毒性腹泻高发期采集的成人腹泻标本中检出10株NV,检出率为17.86%(10/56),测序分析表明9株属于GⅡ-4型,1株属于GⅡ-3型。本组儿童NV感染腹泻患者中最早出现症状以腹泻最多,占44.4%(36/81)。此外,以呕吐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者为41.9%(34/81),所占比例与腹泻相近。其他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60.5%(49/81)、发热19.8%(16/81)、脱水23.5%(19/81)和腹痛11.1%(9/81)、咳嗽9.9%(8/81),其中呕吐的发生率高于RV感染腹泻,发热的发生率低于RV感染腹泻,其余症状与RV感染腹泻相似。NV感染腹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同胃肠炎患者接触,可疑的危险因素是吃生冷食品,保护因素是餐前洗手。结论:1.江门地区儿童腹泻患者中NV感染比较普遍,是重要的致泻病原体。两个流行周期相比,2006年NV病毒处于相对活跃期,NV检出率高于2005年。NV感染婴幼儿的年龄较小,主要引起1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生腹泻。流行季节从9月到次年1月,9-11月为流行季节的高峰期,与我国北方研究资料相比,江门地区的发病高峰早于北方地区。2.江门地区婴幼儿腹泻存在不同基因型别的NV感染,也存在基因重组毒株。35株测序病毒中32株属于GⅡ-4型,2株属于GⅡ-3型,1株为重组基因型,其流行优势毒株为GⅡ-4型。流行期间成人腹泻患者也可检出NV,其优势毒株与同期儿童中的基因型别一致。3.本组儿童NV感染腹泻最早出现的症状以腹泻为主,占44.4%(36/81),呕吐者比例与腹泻相近,为41.9%(34/81)。成人NV感染腹泻所收集的标本较少,临床症状轻于儿童。4.筛选出吃生冷食物是与NV感染有关危险因素、餐前洗手是保护性因素。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TP3
  3. 传感器网络中渐变事件监测研究,TP212.9
  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6.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7.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8.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10. 基于ArcGIS Server的农区水质遥感反演信息系统构建研究,S127
  11. 红火蚁(膜翅目:蚁科)监测盒研制及其在集装箱检疫中的应用,S41-30
  12.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13.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BtGluClα1基因组结构的分析,S433
  14.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15.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16.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17.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18. 双季稻群体生长与氮吸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及其NDVI诊断,S511
  19. 一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S565.4
  20.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动态及调控措施研究,S571.1
  21.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流行病学与防疫 >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流行病学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