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一种新的解析范式

作 者: 米舜
导 师: 张泽忠
学 校: 广西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日月神话 智慧遗形 神灵形象 终极命意 生态生存
分类号: I20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神话是初民的知识积累,原始哲学、科学和历史的遗形。日、月作为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天体,初民往往把对世界、自然的认识,呈现于日、月神话中。日、月神话所蕴涵的生态理念和意义成为后世生态哲学的源头。然而由于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势,研究日、月神话多从社会学、人的主体性方面着眼,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业绩和哲学思辨,却忽视日、月神话中所体现的人与万物、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适生智慧。本文试图把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联系起来,通过对日、月神灵形象和生日、月,射日、月,救(找)日、月三大母题的分析,展现原生态形式下初民对自然的认识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汉、侗两族日、月神话与自然生态观;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神话发展轨迹和生态伦理殊异及其原因。汉、侗两族神话展现了两个民族自然观和生态伦理的发展历程:以女性文化、诗性思维、蛮荒之美为起点,将人与自然万物混同为一,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共通之处;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利用工具与天争胜,向自然索取,此亦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必然趋势中暗含着异同的分野:侗族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对自然的依赖性强,因此在受到自然的“警告”后迅速调整生存策略,回归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轨道,并以月亮文化为其精神支柱;汉族通过生产力、生殖力的“淘汰―选择”,表层高扬主体精神,底蕴中则两支精神模式――父神创世的理性进取精神与母神创世的平等关爱精神――并进。汉、侗两族由于文化差异,虽然对待自然的具体模式不同,但都尊重自然和推崇生态和谐;这与时下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一理相通,它的启示性、现实性意义和操作范式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一、绪论  7-13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缘起  7-8
  (二) 中国日、月神话研究述描与梳理  8-11
  (三) 论题的提出、论述思路及意义  11-13
二、生态视野中的日、月神话  13-20
  (一) 人兽合体的日、月神灵形象:人与动物和谐为一的生态观  13-17
  (二) 生日、月-射日、月-救(找)日、月母题:依生、竞生、共生演变  17-20
三、从日、月神话和信仰习俗看侗族自然生态观  20-31
  (一) 从日、月神话看侗族生态观  21-25
  (二) 从日、月信仰习俗看侗族生态观  25-31
四、汉族日、月神话的生态景观  31-41
  (一) 女神与生态  31-33
  (二) 两套神话体系――女神地位的演变  33-38
  (三) 日、月神话所蕴含的生态意识  38-41
结语  41-43
参考文献  43-45
后记  45-4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6

相似论文

  1. 自然法则与生态生存观,I207.7
  2.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K901
  3. 论曹禺戏剧的生命意识与理性文明的冲突,I207.34
  4. 意识形态的生存论阐释,B022
  5.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8.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9.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综论,I207.22
  10.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11.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12.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13.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14. 从传统乡土写实到现代乡土抒情,I207.42
  15. 《大宋宣和遗事》研究,I207.412
  16. 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I207.9
  17. 元代散曲套数叙事艺术研究,I207.24
  18. 中国古代男风视野下的《品花宝鉴》研究,I207.419
  19. 藏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I207.9
  20. 从敦煌词牌的流传论词之别体,I207.23
  21.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