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修辞论辩的特点及其言语表现形式

作 者: 段李敏
导 师: 张惠芹
学 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专 业: 俄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修辞学 逻辑学 修辞论辩 逻辑 信誉 情感 或然性
分类号: H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Риторика发源于古希腊。从它的发端起就是一门演说论辩的艺术,它以命题的可信性或可能性为基本出发点,以说服听众为主要目的,认为语言有说服的功能。可见,修辞学的开端就包含了说服论辩的因素。古希腊罗马以后,演说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Риторика中的“论辩”因素逐渐被遗忘。一才直到19世纪论辩开始复兴,20世纪中叶论辩真正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近二、三十年来,在哲学,逻辑学 的学位论文">逻辑学,修辞学等诸多学科的影响下。论辩理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在论辩中究竟应当使用何种手段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传统的论辩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形式逻辑,把论辩局限为纯粹的推理和证明,认为论辩应该建立在论题的正确性和推理的可靠性上。这种忽视论辩推理实际过程、忽视“或然性”、忽视“劝说”、忽视论辩者和听众的社会、政治、文化、伦理、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做法虽然已经引起人们的不少异议,但至今在学术界仍缺少全面、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而实际上,人类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Риторика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论辩的艺术,它以或然性或可能性为基础,以说服为目的。我们所研究的修辞论辩是说话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维护的言语实践,目的在于说服听众。它首先关注的就是可能性因素,即论辩是依靠公认的常识和共同的经验,因此在修辞论辩过程中不仅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而且使用了具有或然性和可能性特征的各种手段。本文将研究限定在修辞学范围内,实质上采取的是论辩的修辞学方法(听众中心论)。我们认为,“修辞论辨”是指演说中演讲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维护的一种言语实践,目的在于说服听众,促使其采取行动。本文采用论辩的修辞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来探讨修辞论辩的特点及其在言语实践中的体现,即:演说论辩活动中演讲人究竟使用哪些论辩手段来合理维护自己的观点,这些论辩手段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如何,它们如何通过言语表达融为一体,为“说服听众、赢得他们的认同、促使其采取行动”这一修辞论辩的最终目的而服务。古典修辞学认为,说服三要素为логос(逻辑推理)、этос(信誉)、пафос(情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修辞论辩分为三种:诉诸逻辑论辩,信誉论辩以及情感的论辩。古典修辞理论体系认为,逻辑是论辩的基础,因此逻辑论辩必定会有最大的用途。逻辑论辩中多以事实、论据、考虑共同论题、运用三段论等来说服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此外,我们认为,修辞论辩是以听众为中心,目的是说服听众,为达其目的,论辩者必须建立起与听众沟通的桥梁。论辩过程不仅要有严谨的逻辑表达,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情感的、道德的诸多因素。因此在有效的演说中只有逻辑论辩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方法,使论辩更有效、更具有说服力。本文的新意表现为:1.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在逻辑传统上常常被视为谬误,本文通过分析证明了这两种论辩形式存在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2.在总结了不同学者对论据的不同分类的基础上,考虑到影响论辩有效性的各种因素,本文采用了论据的三分法。这种分类方法在学术界还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更加简洁合理。3.本文分析了具有论辩功能的各种语言手段,特别是在传统上被认为是言语装饰手段的修辞格。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材料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修辞论辩具有以下特点:1.在修辞论辩中说话人(演说者)和受话人(听众)的作用十分重要。修辞论辩需要考虑到论辩者和听众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心理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2.修辞论辩是建立在“或然性”或“可能性”基础上的,它所研究的不是必然的真理,而是具有可能性的见解或主张。3.修辞论辩要求论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4.在修辞论辩种语言手段的主要功能是说服,而不是美化和修饰。修辞论辩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符合修辞论辩概念的言语活动可以被称为修辞论辩(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而我们研究侧重的演讲,是修辞论辩最主要的形式,并不排除其他形式(如广告语、政论性文章等)的修辞论辩功能。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束语和参考书目构成。绪论中我们分析了论文的现实性、论文的目的、任务和方法,论文的研究对象,理论及实践价值、论文的新意、理论基础和材料来源。正文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为实例分析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修辞论辩的实质,回顾了古典及现代修辞学和论辩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修辞学对论辩理论在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并总结了修辞论辩的的特点。第二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修辞论据进行了分类。在本章里明确了说服三要素(即логос,этос和пафос)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修辞论辩中的功能。我们根据三要素对修辞论据进行了分类:诉诸логос的论据,诉诸этос的论据以及诉诸пафос的论据。我们认为论辩活动是以听众为中心的,所有的论据都是为听众服务的,特别是诉诸этос和的пафос论据更是要针对特定的听众。第三章主要借助大量实例分析了诉诸逻辑的论辩。按照亚里士多德理论基础,我们将这类论辩分为修辞演绎(修辞式推论)和修辞归纳(例证法)。为了更加明确修辞和逻辑论辩的差别。本章还用具体材料分析了此类论辩和纯逻辑论辩的异同。第四章对诉诸信誉的论辩和诉诸情感的论辩的实例进行了分析。诉诸信誉的论辩分为诉诸演讲者本人信誉的论辩,诉诸听众信誉的论辩,诉诸第三方信誉的论辩以及贬低对手信誉的论辩。而根据情感所指的对象类型,我们将诉诸情感的论辩分为三类:诉诸听众情感的论辩,诉诸演讲者情感的论辩以及诉诸第三人情感的论辩。可以看出,我们的分类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这也正体现了修辞论辩中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诉诸逻辑的论辩是说服的主要和基础手段,其他两种类型作为辅助和补充手段,也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他们共同为修辞论辩的目的“说服”而服务。任何完美的、有说服力的论辩都应是结合了这三方面的复杂的过程。结束语中我们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14
Введение  14-22
Глава Ⅰ Сущностъ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22-32
  1.1 Основа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22-24
  1.2 Риторическая и логическая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24-29
    1.2.1 Соотношение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и логики  24-26
    1.2.2 Различич между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ей и логической  26-29
  1.3 Влияние риторики на теорию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29-32
    1.3.1 Влияние трёх элементов на виды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29-30
    1.3.2 Влияние концепции 《вероятностн》 на аргументацию  30-32
Глава Ⅱ Основные виды риторических аргументов  32-43
  2.1 Основные виды аргументов  32-37
    2.1.1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и аргументов  32-35
    2.1.2 Ритор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 деления аргументов  35-37
  2.2 Понятия трёх элементов и их отношения  37-43
    2.2.1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логоса,этоса и пафоса  37-41
    2.2.2 Логос, этос и пафос в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41-43
Глава Ⅲ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апеллирующая к логосу  43-59
  3.1 Энмцмема в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43-49
    3.1.1 Энтимема и силлогизм  44-45
    3.1.2 Анализ примеров  45-49
  3.2 Аналогия в риторической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  49-59
    3.2.1 Аналогия и наведение  49-51
    3.2.2 Естественная аналогия  51-55
    3.2.3 Искусственная аналогия  55-59
Глава Ⅳ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апеллирующая к этосу и пафосу  59-76
  4.1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апеллирующая к этосу  59-68
    4.1.1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к авторитету оратора  59-62
    4.1.2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к авторитету третъей стороны  62-65
    4.1.3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к авторитету слушателей  65-66
    4.1.4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умаляющая авторитет оппонента  66-68
  4.2 Аргументация, апеллирующая к пафосу  68-76
    4.2.1 Апелляция к чувствам самой аудитории  69-70
    4.2.2 Апелляция к чувствам оратора  70-71
    4.2.3 Апелляция к чувствам третъего лица  71-76
Заключение  76-78
Библиография  78-83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ъ  83-84
指导教师评语  84

相似论文

  1.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2.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3.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4. 基于逻辑表示与推理的阅读理解答案抽取,TP391.1
  5.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6. 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TJ765
  7.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8.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9.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10. 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研究,G623.31
  11. 中职幼师口语课教师示范的“表演”问题研究,G633.41
  12.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13. 基于地理位置的WSNs路由算法研究与改进,TN929.5
  14. 经典国货胶鞋的再设计研究,TS943.2
  15. 基于Web的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
  16.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17. 试论数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G633.3
  18. 基于多重分形的语音情感识别研究,TN912.34
  19. 语音情感识别的特征选择与特征产生,TP18
  20. 经济领域中的博弈逻辑推理问题探析,B812
  21. 奎因逻辑真理思想探析,B8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俄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