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妇女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 者: 田丹
导 师: 时景璞
学 校: 中国医科大学
专 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关键词: 抑郁症状 患病率 生活事件 因素分析
分类号: R74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抑郁症状患病率,分析农村妇女抑郁症状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的选择1、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对象的选择从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鸡冠山镇各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按人口普查农村女性各年龄组人口比,在每个行政村选择100名18-65岁妇女,计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和不能配合调查者。2、病例对照研究对象的选择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的抑郁症状者作为病例组,其余无抑郁症状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二、判定标准及测量方法1、抑郁症状的判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本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抑郁症状筛选。以50分为分界值,50分以上者有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者症状越严重。2、生活事件生活事件调查参照“生活事件量表”(LES),结合农村妇女特点编制“农村妇女生活事件量表”。三、流行病学调查内容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现患疾病、生活事件等。四、统计方法调查结果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资料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和EpiData5.0。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分析。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规定为α=0.05。结果一、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患病率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SBS评分50分以上,即有抑郁症状433人,占54.3%。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患病率不同,50~65岁组患病率最高,为63.6%,18~岁组最低,为45.2%;高中及以上毕业组最低36.0%,小学没毕业组最高为71.0%,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婚姻状况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患病率不同,但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以有抑郁症状者作为病例组,其余无抑郁症状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1、一般人口学特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采用趋势x~2检验分析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抑郁症状与婚姻状况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的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抑郁症状的患病率有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2、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妇科疾病、肿瘤、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常见躯体疾病与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患病率的关系。经x~2检验,肿瘤、糖尿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妇科疾病(OR=1.971,95%C.I:1.212~3.203)、心脏病(OR=3.527,95%C.I:1.961~6.345)、高血压(OR=2.520,95%C.I:1.165~5.449)、肝肾疾病(OR=11.236,95%C.I:1.463~86.305)等常见疾病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3、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1)生活事件总应激量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调查对象生活事件量表的总应激量的平均分(4.14±11.98)。病例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病例组和对照组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平均分、正性生活事件应激量平均分差异无显著性。(2)单项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进一步对恋爱订婚、结婚、与公婆不和、家庭经济困难等31项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作单因素分析,发现家庭添加新成员、与公婆不和、家庭经济困难、欠债500元以上等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添加新成员的OR值(OR=0.275,95%C.I:0.074~1.024)无意义。与公婆不和(OR=9.462,95%C.I:1.216~73.642)、家庭经济困难(OR=2.262,95%C.I:1.351~3.788)、欠债500元以上(OR=2.339,95%C.I:1.413~3.870)等负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三、抑郁症状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P<0.1的影响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分析。在对其它因素进行调整后,文化程度、添加新成员、患心脏病、与公婆不和、欠债500元以上等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患有心脏病(OR=2.939,95%C.I:1.603~5.390)、与公婆不和(OR=14.938,95%C.I:1.554~143.555)、欠债500元以上(OR=1.861,95%C.I:1.091~3.173)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768,95%C.I:0.638~0.926)、家庭添加新成员(OR=0.147,95%C.I:0.028~0.763)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我省凤城市农村妇女抑郁症状患病率5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忠心脏病、与公婆不和、欠债500元以上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添加新成员是抑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

全文目录


一、摘要  5-11
  中文论著摘要  5-8
  英文论著摘要  8-11
二、英文缩略语  11-12
三、论文  12-23
  前言  12-13
  对象与方法  13-16
  结果(附论文图片)  16-20
  讨论  20-22
  结论  22-23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23-24
五、参考文献  24-25
六、附录  25-34
  综述  25-32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2-33
  致谢  33-34
  个人简介  34

相似论文

  1. 杭州市室内典型VOCs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X51
  2. 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R194.3
  3. 乌鲁木齐市一级幼儿园3~7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现况研究,R765.21
  4. 大连眼科门诊眼干涩患者调查,R777
  5.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B844.2
  6. 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B844.4
  7. 油气资源企业海外项目风险评估研究,F426.22
  8. 深圳市15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R181.3
  9. 深圳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研究,R587.1
  10. 影响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G633.8
  11.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学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R193
  12. 缓粘沥青作用机理、路用性能测试及影响因素研究,U414
  13. 住院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749.2
  14. 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R735.37
  15. 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诊断评价模型,R512.3
  16. 10025例成年体检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R692
  17. 男性警察代谢综合征因子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589
  18. 乳糖摄入及精神心理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R574
  19. 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B844.2
  20. 上市银行CEO薪酬、董事薪酬影响因素分析,F832.3
  21. 旅游商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情感性精神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