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

作 者: 郑曦
导 师: 杨宏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农村妇女 职业教育 农村发展
分类号: G7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6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男性劳动力大量的向非农迁移,造成了农业女性化趋势,使得女性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决策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未来农业发展的质量,即农业的持续发展就越来越大地取决于妇女管理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妇女自身素质的状况。所以,农村妇女掌握职业技能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妇女参与和促进农村发展的程度。由此出发,研究农村妇女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具有重大理论现实意义的课题。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妇女教育研究在中国正日益受到重视,开展研究的地域广泛,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多半局限于农村妇女基础教育研究或对农村妇女素质的研究,并没有单纯的农村妇女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至于有关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更是十分缺乏。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如果忽视了性别视角,无疑将是研究的一大缺陷。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陕西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为例,采用文献法与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讨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的关联性,找出农村发展中影响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在农村发展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农村发展与促进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创造性和潜在能力,在农村发展中实现她们的自身价值,也希望能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杨凌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对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2005年11月15日下午,全国妇联在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了全国妇女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因此,以杨凌为例,分析农村妇女职业教育问题,对于规范农村妇女职业培训、促进杨凌乃至全国的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努力做出这样扎实而又有穿透力的个案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本研究比较具有填补空白的开拓性意义。就整体而言,当前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杨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教育体制的缺陷及农村妇女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原因,使得当前杨凌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与当地农村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这些不协调性事实上已成为当前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及农村发展的突出难点。因此,要把提高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的美好愿望变成可操作计划,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形成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改善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二,加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体系的自身建设。第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水平。综上所述,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农村发展以农民为本,由于农业女性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因此,农村发展必须首先以农村妇女为本。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提高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提高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整个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导言  11-18
  1.1 选题的目的  11
  1.2 选题的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
    1.2.2 实践意义  11-12
  1.3 研究综述  12-15
    1.3.1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发展研究  12-13
    1.3.2 农村妇女与农村发展研究  13-15
  1.4 研究设计  15-17
    1.4.1 研究的相关概念  15-16
    1.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16
    1.4.3 研究方法  16-17
  1.5 预期结果  17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17-18
    1.6.1 研究内容的可能创新之处  17
    1.6.2 研究方法的可能创新之处  17
    1.6.3 研究视角的可能创新之处  17-18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8-25
  2.1 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现状  18-20
  2.2 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25
    2.2.1 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0-21
    2.2.2 接受教育的途径单一  21
    2.2.3 经费供给渠道单一  21-22
    2.2.4 教育内容较为单一  22-23
    2.2.5 供给区域不平衡及时间不合理  23-24
    2.2.6 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约束  24-25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25-31
  3.1 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偏低  25-26
    3.1.1 对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影响  25-26
    3.1.2 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  26
  3.2 农村妇女多重角色的冲突  26-27
    3.2.1 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  26-27
    3.2.2 传统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  27
  3.3 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  27-28
  3.4 教育体制陈旧  28-29
  3.5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29-30
  3.6 丈夫外出打工的影响  30-31
    3.6.1 长期在外务工  30
    3.6.2 季节性外出务工  30-31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杨凌农村发展的影响  31-40
  4.1 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响  31-33
    4.1.1 农村妇女思想观念的变化  31-32
    4.1.2 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32-33
    4.1.3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  33
  4.2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3-35
  4.3 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35-36
    4.3.1 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  35
    4.3.2 发展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35-36
  4.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36-38
  4.5 对教育公平实施的影响  38
  4.6 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38-40
第五章 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提高良性互动的策略  40-49
  5.1 改善外部整体环境  40-44
    5.1.1 加大教育统筹及支持力度  40-41
    5.1.2 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经济繁荣  41
    5.1.3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  41-42
    5.1.4 搭建良好教育平台  42-43
    5.1.5 重视妇女权益保护  43-44
  5.2 促进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发展  44-46
    5.2.1 寻求教育的有效方式  44-45
    5.2.2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45-46
    5.2.3 促进普教和职教的互相渗透  46
    5.2.4 建立新型的技能培训工作机制  46
  5.3 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  46-49
    5.3.1 更新价值尺度  47
    5.3.2 改变行为方式  47-49
第六章 结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3
附录  53-55
致谢  55-56
作者简介  56

相似论文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2.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3.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4.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5.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6.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7. 基于项目管理的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G715.1
  8.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G718.3
  9. 高等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G718.5
  10. 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G719.2
  11. 农村80后已婚妇女生育观研究,C924.21
  12. 我国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G719.2
  1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G719.2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5. 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G718.5
  16.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G717
  17. 职业教育通用教学策略研究,G712
  18. 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G712.4
  19.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能研究,G719.2
  20. 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模式研究,G718.5
  21.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G71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社会教育 > 妇女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