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死亡龛位中的生存意义

作 者: 张准
导 师: 吴培显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余华小说 死亡主题 生存意义 沉沦 向死而生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深刻的问题,关注死亡就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生存。作为人类精神的先知者和启蒙者的作家们,往往将死亡作为创作中结构故事的精神脉络和艺术关怀的焦点,借死亡来认识人类的困境,并以此来叩问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现实的深刻关怀。余华正是这样一个作家。死亡在余华的创作题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对生存与死亡的审美阐释折射了他复杂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对生与死的悖论思考闪耀着对生命本体和生存世界的哲理思辨的光芒。同时,余华的积极意义还在于,他不仅以死亡呼吁对现实的关怀,同时他的死亡观中还蕴涵着内在的超越精神——不仅仅超越死亡本身,还在于极力在死亡的荆棘丛中开辟一条通向生存的希冀之路。本论文旨在解读余华文本中被死神龛位所遮蔽的生存意义,并凭此来更好地掌握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生命意义。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引言:简述了死亡主题在东西方不同文化境遇下死亡意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将余华作为一个个案提出,梳理了有关余华死亡主题的研究现状,点明本文写作的侧重点和研究主旨。第一章:余华小说中的死亡诠释。通过阐述余华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三个主要死亡形式来诠释死亡。作为插曲和衬托的他人之死,是以一个次要人物之死来表现死亡的最初体验;逼近生存困境的“本己”之死,彰显了余华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来审视人类生存困境;时代殒殁之隐喻死亡,主要表现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关怀以及对时代的文化批判。第二章:求解生存本体的艺术形式。主要解读余华死亡主题中运用的三种艺术手法。即善于运用纯粹意象隐蔽死亡;在文本循环交错的时空结构中,用多元视角解构死亡;通过选取独具特色的双层模式来彰显死亡。第三章:死亡审美之维的张力。着重分析余华文本中表现人物死亡的两个阶段,即由前期单一表现非理性的死亡转向后期以生存的意义超越死亡的理性过程,并透过这一过程来了解余华在死亡神龛下赋予笔下人物的生存意义。结语:对本文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总结,重申死亡主题的研究意义与本论文的创作主旨,并对余华创作中所表现的死亡意识中的生存意义做出一个总体评价。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引言  8-12
第一章 余华小说中的死亡诠释  12-26
  第一节 作为插曲和衬托的他人之死  12-16
  第二节 逼近生存困境的“本己”之死  16-21
  第三节 时代损段之隐喻死亡  21-26
第二章 求解生存本体的艺术形式  26-40
  第一节 纯粹意象隐蔽死亡  26-33
  第二节 多元视角解构死亡  33-37
  第三节 双层模式彰显死亡  37-40
第三章 死亡审美之维的张力  40-50
  第一节 此在的沉沦:死亡的非理性邂逅  40-44
  第二节 向死而生:以生存的意义超越死亡  44-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3
附录  53-54
后记  54-55

相似论文

  1. 论余华小说的审丑现象,I207.42
  2.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I207.42
  3. 父亲形象的颠覆与回归,I207.42
  4. 逼仄空间的道德镜像,B82-059
  5. 爱伦·坡作品主题的精神分析解读,I712
  6. 论余华小说的边缘人物的“狂”,I207.42
  7. 余华小说经典化历程研究,I207.42
  8. 论余华小说的反讽艺术,I207.42
  9. 在沉沦和异化中醒来,I561
  10. 海明威三部战争题材小说之死亡主题,I712.074
  11. 虽死犹荣——解读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死亡主题,I561
  12. 余华小说在韩国的接受,I207.42
  13. 在理想与虚无之间,I207.42
  14. 余华创作心理研究,I207.42
  15.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垂死的肉身》的伦理主题分析,I712
  16. 弗洛姆人学思想探本,B089.1
  17.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I561
  18. 先唐采摘诗歌研究,I207.22
  19. 论海明威与三岛由纪夫创作死亡主题的不同,I0-03
  20.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研究,I712
  21. 从《兔子,跑吧》看克尔凯郭尔对厄普代克创作的影响,I712.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