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电子邮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 者: 鲁辉
导 师: 高福祥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
关键词: Brew平台 电子邮件 POP3协议 SMTP协议
分类号: TP393.09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显著提高。用户对于移动电话的功能需求也由简单的声音通信功能向着追求娱乐、时尚、个性等方面转变。尤其是在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逐步融合的形势下,对移动电话的网络功能要求日益增强,用户越来越希望移动电话能如同PC一样,成为网络业务处理的终端。本文讨论的是在高通公司提供的Brew平台下,设计与实现手机电子邮件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客户需求的细致分析,实现了一个Brew平台下的手机电子邮件管理的客户端软件,它调用Brew平台提供的网络功能接口,根据用户设定的邮件服务器、用户名以及密码,应用POP3协议SMTP协议,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的在线接收、在线发送、在线阅读、选择性本地收藏以及离线管理等功能。并且根据手机设备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在Brew平台下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时,用于画面迁移的确定有限自动机理论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然后,重点介绍了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系统设计部分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模块划分方案,针对实现发送电子邮件功能进行了模块设计,并详细阐述了用于画面迁移的确定有限自动机模型;系统实现部分着重介绍了用户界面、网络数据处理和POP3协议处理模块的实现方法和确定有限自动机模型的构建过程。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引言  9-15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背景  9-11
    1.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9-10
    1.1.2 3G与移动通信增值业务  10-11
  1.2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  11-12
  1.3 本文解决的问题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12-13
    1.3.1 项目的现实意义  12
    1.3.2 本文解决的问题及章节安排  12-13
  1.4 小结  13-15
第二章 相关技术  15-27
  2.1 Brew技术简介  15-22
    2.1.1 Brew概述  15-16
    2.1.2 Brew平台  16-17
    2.1.3 Brew接口结构  17-20
    2.1.4 Brew SDK组件  20-21
    2.1.5 Brew平台的特点  21-22
  2.2 网络协议技术  22-26
    2.2.1 邮件接收协议POP3  22-24
    2.2.2 邮件传输协议SMTP  24-26
  2.3 小结  26-27
第三章 系统分析  27-35
  3.1 系统实现的目标  27-28
    3.1.1 项目背景  27-28
    3.1.2 系统实现的目标  28
  3.2 系统功能分析  28-31
    3.2.1 基本功能分析  28-29
    3.2.2 性能需求分析  29-30
    3.2.3 用户界面(UI)需求分析  30-31
  3.3 系统开发环境  31-32
    3.3.1 开发环境  31
    3.3.2 BUIW简介  31-32
  3.4 系统运行环境  32-33
    3.4.1 运行环境  32
    3.4.2 Brew Simulator简介  32-33
  3.5 小结  33-35
第四章 系统设计  35-53
  4.1 系统模块划分  35-37
  4.2 系统模块设计  37-48
    4.2.1 用户界面(UI)设计  37-44
    4.2.2 网络数据处理子系统设计  44-45
    4.2.3 POP3协议处理子系统设计  45-48
  4.3 画面迁移架构的设计  48-51
    4.3.1 确定有限自动机  49
    4.3.2 系统画面迁移架构——确定有限自动机模型的设计  49-51
  4.4 小结  51-53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3-71
  5.1 系统模块的实现  54-68
    5.1.1 用户界面(UI)的实现  54-61
    5.1.2 网络数据处理的实现  61-64
    5.1.3 POP3协议处理的实现  64-68
  5.2 系统画面迁移模型的实现  68-70
  5.3 小结  70-71
第六章 系统测试  71-77
  6.1 测试的方法  71-72
  6.2 测试的过程与结果  72-75
  6.3 测试中的问题  75-76
  6.4 小结  76-77
第七章 结论  77-79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77-78
  7.2 进一步的工作  78-79
参考文献  79-83
致谢  83

相似论文

  1. 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918.2
  2. 电子邮件取证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TP393.098
  3. 嵌入式邮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68.12
  4. 江西联通统一邮件系统的研究与实践,TP393.098
  5. 基于远程网络的数据包监听与重组技术,TP393.08
  6. 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辅助开发,TP311.52
  7. 基于RS理论和SVM的网络信息过滤技术的研究,TP393.098
  8. 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网络购物公司营销战略创新,F49;F713.36
  9. 支持移动用户的迁移工作流系统,TP311.52
  10. 商务电子邮件翻译的语用视角,H315.9
  11. 因特网网络侦听、协议分析的研究和应用,TP393.08
  12. “约因”理论在全球电子商务中价值之研究,D996
  13. 支持基数-91编码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TP393.098
  14. 中美本族语者英文电子邮件之请求策略对比研究,H315
  15. 企业内网垃圾邮件监控软件设计,TP393.098
  16. 基于BREW平台的WCDMA手机终端软件设计,TP311.52
  17. 任务型电子邮件语篇中的人际意义,H315
  18. 基于Web的邮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8
  19. 中小企业web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8
  20. 商务电子邮件的体裁分析,H31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 > 电子邮件(E-mail)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