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负载型Cu_2O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的研究

作 者: 刘宁
导 师: 石秋杰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工业催化
关键词: 氧化亚铜 氧化镁 海泡石 复合载体 改性 环己醇催化脱氢 环己酮
分类号: TQ2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己酮是已内酰胺生产工业中的重要中间体,同时环己酮还广泛用作有机溶剂、合成橡胶以及工业涂料等,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产品。脱氢法工艺过程副反应少、操作容易、收率高,且比较安全。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脱氢法由环己醇制环己酮。开发高效、经济的国产环己醇脱氢催化剂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u2O/MgO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环己醇脱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Cu2+:N2H4·H2O:NaOH摩尔比为1:1: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环己醇转化率达到81.6%;与传统的Cu/MgO催化剂相比,Cu2O/MgO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氢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第二部分研究了不同比例的MgO/海泡石(Sep)复合载体氧化镁制备方法对负载Cu或Cu2O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RD、红外光谱(I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TPR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复合载体中海泡石质量分数为20%~40%时,MgO/海泡石复合载体负载Cu催化剂的活性要高于以纯MgO为载体的Cu催化剂,但MgO/海泡石复合载体负载Cu2O催化剂活性不如纯MgO为载体的Cu2O催化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gO载体负载Cu2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要高于普通MgO负载的Cu2O催化剂。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gO负载Cu2O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环己醇转化率达到85.5%。最后分别采用过渡金属元素、贵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对Cu2O/MgO催化剂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用过渡金属元素改性时,Mn和Ni的效果较好,环己醇的转化率分别达到了91.9%和91.2%,但经Ni改性的催化剂选择性有所下降;用贵金属元素改性时,催化剂的活性都有所提高,尤其是经Ru和Pt改性后的催化剂效果更加明显,环己醇的转化率分别达到了93.3%和90.6%;用稀土元素改性时,Ce和Sm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环己醇转化率从85.5%分别提高到92.9%和92.1%。本文将负载型Cu2O催化剂应用于环己醇脱氢反应,通过对载体的优化和添加助剂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为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开辟新的催化剂体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引言  9-21
  1.1 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的研究现状  9-16
    1.1.1 环己醇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0-13
    1.1.2 环己醇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15
    1.1.3 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的反应机理  15-16
  1.2 Cu(I)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6-19
    1.2.1 Cu(I)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6
    1.2.2 Cu_2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6-19
  1.3 选题的根据和意义  19-20
  1.4 创新之处  20-21
第2章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21-27
  2.1 主要原料  21-22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23
    2.2.1 载体的制备  22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23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3
  2.4 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23-25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24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  24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4
    2.4.4 红外(IR)分析  24
    2.4.5 比表面积的测定  24
    2.4.6 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  24-25
  2.5 实验部分  25-27
    2.5.1 催化剂的选择性计算  26
    2.5.2 产率的计算  26-27
第3章 MgO负载Cu_2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环己醇脱氢  27-34
  3.1 水合肼和NaOH用量对Cu_2O/MgO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27-28
  3.2 XRD分析  28-29
  3.3 TEM分析  29-30
  3.4 TPR分析  30-31
  3.5 XPS和 AES分析  31-32
  3.6 Cu_2O/MgO催化剂与传统Cu/MgO催化剂活性的比较  32-33
  3.7 本章小结  33-34
第4章 MgO/海泡石复合载体及MgO的制备方法对Cu或Cu_2O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的影响  34-44
  4.1 MgO/海泡石复合载体负载Cu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的研究  34-40
    4.1.1 不同比利复合载体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  34-35
    4.1.2 不同比利复合载体催化剂活性的比较  35-36
    4.1.3 不同比利复合载体催化剂选择性的比较  36
    4.1.4 催化剂的XRD分析  36-37
    4.1.5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37-38
    4.1.6 催化剂的NH_3-TPD研究  38-39
    4.1.7 催化剂的TPR研究  39-40
  4.2 MgO/海泡石复合载体负载Cu_2O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  40-41
    4.2.1 不同载体对Cu_2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0
    4.2.2 不同载体对Cu_2O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40-41
  4.3 MgO的不同制备方法对Cu_2O/MgO催化剂催化环己醇脱氢性能的影响  41-43
    4.3.1 载体的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1-42
    4.3.2 载体的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  42
    4.3.3 载体的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42-43
  4.4 本章小结  43-44
第5章 不同助剂对Cu_2O/MgO催化剂改性的研究  44-50
  5.1 过渡金属元素对Cu_2O/MgO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44-46
    5.1.1 过渡金属元素改性对Cu_2O/Mg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4-45
    5.1.2 过渡金属元素改性对Cu_2O/MgO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45-46
  5.2 贵金属元素对Cu_2O/MgO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46-47
    5.2.1 贵金属元素改性对Cu_2O/Mg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6
    5.2.2 贵金属元素改性对Cu_2O/MgO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46-47
  5.3 稀土元素对Cu_2O/MgO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47-49
    5.3.1 稀土元素改性对Cu_2O/MgO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7-48
    5.3.2 铈、钐对Cu_2O/MgO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48
    5.3.3 铈、钐对Cu_2O/MgO催化剂碱性的影响  48-49
  5.4 本章小结  49-5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50-52
  6.1 结论  50-51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9

相似论文

  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2.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3.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4.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5. 以海泡石为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催化加氢肉桂醛为肉桂醇的研究,O643.32
  6.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7. 聚砜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TQ433.437
  8.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9.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10.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11.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12. 废弃氟石膏改性利用及高含氟废水处理研究,X703
  13.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4.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5. LDH和Mg/Al/Fe-Mt对水中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X703
  16.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7. 环氧树脂/金属基体、环氧树脂/颜填料界面改性研究,TQ630.1
  18. 改性膨润土应急处置泄漏液态有机物的研究,X703
  19. 醇提浓缩大豆蛋白的物理改性,TS201.21
  20.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21.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及胶黏剂的制备,TQ323.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碳环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的生产 > 脂环族醛、酮及其衍生物 > 脂环族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