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诈骗罪研究

作 者: 任晓燕
导 师: 裴广川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法条竞合 金融诈骗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构成要件分析 非法占有 金融安全 刑事立法 集资诈骗罪 化解金融风险 现代经济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8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在金融经济时代,金融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它不仅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安全,还关系着一国的政治安全。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与金融安全,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努力,而充分运用刑法武器同金融诈骗犯罪作坚决的斗争,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就有必要对金融诈骗犯罪的理论予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国金融诈骗的刑事立法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争议,是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广泛研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刑法学的研究角度上进行分析论述的,适当结合一些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篇章体例为:引言;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语。引言简要地介绍了金融诈骗犯罪活动的危害性,指出了一些金融诈骗罪的有关研究问题。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金融诈骗罪的概述。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指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演变进程。然后逐一分析了金融诈骗罪的概念、主要特点及犯罪原因,并且对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八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金融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重点介绍了金融诈骗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及客体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单位犯罪主体、非法占有目的、既遂标准等有争议的问题予以详细地探讨。 第三章:金融诈骗罪的法条竞合问题。首先介绍了法条竞合的特征及适用原则,接着分析了金融诈骗罪中法条竞合的产生原因,然后讨论了金融诈骗罪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以及金融诈骗罪各罪之间的法条竞合关系,并提出完善法条竞合的刑事立法对策。第四章: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述。首先说明了金融诈骗罪刑事立法原理,即刑法介入金融领域的必要性与有限度性,接着评述了我国金融诈骗罪的罪名体系,然后对金融诈骗罪在罪状、非法占有的目的、单位犯罪主体、刑罚等方面的立法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结语表达了笔者一些对金融诈骗罪立法的真切感受。只有严密防范金融诈骗罪的法网,才能有力的打击金融诈骗犯罪。

全文目录


引 言  7-8
第一章 金融诈骗罪的概述  8-18
  一、 我国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8-9
  二、 金融诈骗罪的概念  9-11
    (一) 学术界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  9-11
    (二) 金融诈骗罪与金融欺诈犯罪概念的比较分析  11
  三、 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  11-14
  四、 金融诈骗罪的表现形式  14-18
第二章 金融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18-31
  一、 金融诈骗罪的主体  18-19
  二、 金融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19-24
    (一) 金融诈骗罪能否出于间接故意  20-21
    (二) 金融诈骗罪的目的要件问题  21-24
  三、 金融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24-28
    (一) 金融诈骗罪的犯罪对象  24-25
    (二) 金融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要素  25-28
  四、 金融诈骗罪的客体  28-31
第三章 金融诈骗罪的法条竞合问题  31-38
  一、 法条竞合的特征及适用原则  31-33
    (一)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32
    (二) 重法优于轻法原则  32-33
  二、 金融诈骗罪法条竞合的产生原因  33-34
    (一) 社会原因  33
    (二) 立法技术原因  33-34
  三、 金融诈骗罪法条竞合关系的探析  34-36
    (一) 金融诈骗罪与传统诈骗罪之间的法条竞合关系  34
    (二) 金融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的法条竞合关系  34-35
    (三) 各具体金融诈骗罪的法条之间存在部分交叉、重合关系  35-36
  四、 完善法条竞合的刑事立法对策  36-38
    (一) 在法条竞合规定上,应当高度重视专业语言文字和基础语言文字的科学运用  36-37
    (二) 在法条竞合规定上,应当高度重视立法解释  37-38
第四章 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述  38-47
  一、 金融诈骗罪刑事立法原理  38-39
    (一) 必要性  38
    (二) 有限度性  38-39
  二、 金融诈骗罪的罪名体系  39-41
  三、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41-47
    (一) 关于罪状  41-42
    (二)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  42-43
    (三)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  43
    (四) 关于犯罪数额和犯罪情节  43
    (五) 关于刑罚强度  43-47
结 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相似论文

  1. 梁丽案研究,D924.3
  2. 论民刑关系视野下的占有,D924
  3. 非法占有的刑法实质解释研究,D924.3
  4.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若干问题探究,D924.3
  5. 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之完善,F832.3
  6.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924.3
  7.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924.3
  8. 泛北部湾地区证券市场合作研究,F831.51
  9. 非法集资犯罪研究,D924.33
  10. 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D924.3
  11.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D924.3
  12. 中国涉人身自由保安处分制度建构,D924
  13. 论无被害人犯罪,D914
  14.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比较研究,D923.6
  15. 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和对策,F832.0
  16. 存款保险机构优先权的法律问题研究,F832.1
  17. 论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D924.3
  18. 金融诈骗犯罪的认定与防范问题研究,D924.3
  19. 在纷繁的经济变革中慎重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思考,D924.3
  20. 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分析,D924.3
  21. 论涉税犯罪的刑法重构,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