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研究

作 者: 刘雯
导 师: 周跃峰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 合唱音乐 结构因素 非正规性节奏 通俗 简炼
分类号: J6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1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将会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提高大众的音乐素质。本文拟采用整体综合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了解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其特点和规律,对这种特殊风格的合唱音乐在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首先对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进行了理论上的基本界定。 其次,对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中的各种音乐结构因素的特点、成因、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1、织体方面:以旋律为主体的生动透明的和声织体写法,具有动感的织体结构形态。 2、节奏节拍方面:大量非正规性节奏的运用,不同节拍、不同节奏型的纵向重叠。 3、和声方面:特殊和声材料的运用,如,变音和弦、附加音和弦等等;独特的和声序进,如,固定和弦组序进、反功能和弦序进等等。 4、调式调性方面:除了大量运用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以外,还运用布鲁斯大调式。移调是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发展乐曲的重要手段,经常使用远关系移调,甚至有时连续使用几次。 5、曲式结构方面:开始出现了新的倾向,倾向的核心就是逐渐背离了古典——浪漫时期的对称原则,认为只有以两小节、四小节、八小节为基础的结构方法才是最清楚的表达方式,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突破,出现了奇数小节。 6、演唱方面:(1)咬字吐字没有像传统合唱唱法那样要求在共鸣的基础上咬字吐字,而是要求说话式的咬字吐字,亲切自然。(2)演唱方法上的多样化,如,不同唱法上的纵向重叠。 7、伴奏方面: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使用钢琴和电声乐队伴奏,钢琴伴奏中各声部的进行富于线条性。电声乐队伴奏的组成因素,都具有各自的写作特点,如,通俗、流畅的副旋律、多样、夸张的色彩用法,灵活的持续音写法,线条化的基本织体等等。 最后,对繁荣发展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提出了3个建设性意见。 1、传统的继承与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 2、音乐创作活动过程的多样化。 3、通俗、简炼与精致、创新相结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引言  8-12
  1.1 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研究现状  8
  1.2 研究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意义  8-9
  1.3 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的定义  9-12
第二章 论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音乐结构因素的主要特征  12-38
  2.1 织体  13-15
  2.2 节奏、节拍  15-20
  2.3 和声  20-27
  2.4 调式调性  27-29
  2.5 曲式  29-30
  2.6 演唱  30-34
  2.7 伴奏  34-38
第三章 繁荣发展流行合唱作品之我见  38-44
  3.1 传统的继承与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  39-40
  3.2 音乐创作活动的多样化  40-42
  3.3 通俗简炼与精致、创新相结合  42-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6
附录  46-47
致谢  47-48

相似论文

  1. 我国保险公司保险网络营销研究,F724.6
  2. 服装非理性造型的平面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523.5
  3.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音色差异成因初探,J616
  4. 民国时期新闻报道对通俗小说创作的影响,I207.42
  5.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祛湿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
  6. 服装凹陷造型立体构成及规律研究,TS941.1
  7. 论通俗唱法对传统唱法的借鉴、融合及创新,J616
  8. 中国合唱作品研究,J616
  9. 试论敦煌变文的文学性,I206.2
  10.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I207.42
  11.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12. 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27
  13. 走通俗化路线的油画个案浅析,J213
  14.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与《说岳全传》的比较研究,I207.41
  15.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语言缺陷及完善,D922.52
  16. 关联理论在通俗小说翻译中的应用,I046
  17. 六六作品语言特点研究,I207.42
  18. 中国通俗小说中“佳人”形象的嬗变,I207.42
  19. 沦陷区通俗小说主题研究,I207.42
  20. 温庭筠与柳永词比较研究,I207.23
  21. 明清时期读者对明清通俗小说编创的影响,I207.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