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敦煌变文的文学性

作 者: 刘蕊
导 师: 周奇文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变文 通俗化 浪漫化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之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为数不少的唐人手抄“变文”,这些珍贵的资料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瞩目。就《敦煌变文集》辑录的变文作品来看,它主要来源于佛经故事,题材与内容都是讲神魔之争和世俗社会的诸多方面,基本特征是神变、斗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人神混合的艺术世界。敦煌变文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段空缺,作为唐代民间文学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它可以演述完整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从它本身来说,代表着中国说唱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成为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源流,特别是对后世的叙事文学影响深远,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变文的文学性进行系统的考察,拟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此问题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变文题材内容的通俗化。第二部分就思想倾向方面的拓展,特别是世俗化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研究变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第四部分分析变文的叙事艺术。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7
引言  7-9
一、变文题材内容的通俗化  9-13
  (一) 宗教故事题材  9-11
  (二) 历史世俗题材  11-13
二、变文思想倾向的世俗化  13-17
  (一) 出世修行思想  13-14
  (二) 业报轮回、因果报应思想  14-15
  (三) 揭露控诉思想  15-17
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  17-22
  (一) 主要的人物类型  17-20
    1. 英雄人物塑造  17-18
    2. 传奇性的人物塑造  18
    3. 悲惨的女性形象塑造  18-20
  (二) 人物塑造的方法  20-22
    1. 正邪对立的人物关系  20-21
    2. 典型人物的塑造  21
    3. 多样化的人物描写方法  21-22
四、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  22-26
  (一) 韵散结合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  22-23
  (二) 故事情节设置的戏剧化  23-24
  (三) 讲唱交替、文图结合  24
  (四) 夸张与想象艺术  24-26
结语  26-27
参考文献  27-29
后记  29-30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30

相似论文

  1. 我国保险公司保险网络营销研究,F724.6
  2.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3. 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27
  4. 走通俗化路线的油画个案浅析,J213
  5. 鸳鸯蝴蝶派《福尔摩斯探案集》浪漫化翻译研究,I046
  6. 敦煌变文词缀探析,H141
  7. 敦煌变文祈使句研究,H146
  8. 变文、元刊杂剧量词比较研究,H146
  9. 隐性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研究,G40
  10. 昭君诗文与昭君戏研究,I206.2
  11. 中央苏区土地法宣传通俗化研究(1927-1934),D231
  12. 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研究,H131
  13. 论朱苏进历史小说《郑和》的通俗化特征,I207.42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旅小说的通俗化倾向及叙事策略,I207.42
  15. 论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特征,I206.7
  16. 变文研究之发现、整理、命名、形态及消亡综述,I206.2
  17. 明代中期骚体文学研究,I206.2
  18. 通俗文艺领衔,I206.7
  19. 论徐渭的戏剧理论,I207.3
  20. 现代教育电视节目画面的美学特征,G43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