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作 者: 李蕴博
导 师: 罗毅男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anterior circulating aneurysm endoscope keyhole approach
分类号: R651.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 对10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应用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翼点或眶上额下锁孔开颅后,应用手术显微镜初步显露动脉瘤后,置入硬性神经内镜了解动脉瘤颈及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动脉瘤夹闭后再次用内镜了解夹闭情况。结果 术后10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开颅进行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使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人恢复快,费用低廉且不影响美容。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内窥镜;锁孔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1/3,患者较高死亡率和病残率,是神经外科动脉瘤手术很困难的部位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成人尸头前循环动脉的锁孔手术入路模拟研究,指出神经内镜在锁孔手术中可以解决显微镜的光学缺点,同时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必要资料;另一方面,结合对我院1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内镜辅助下的锁孔手术夹闭动脉瘤观察其疗效,探讨了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以及其适应症,随着神经内镜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及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锁孔手术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实验标本为国人新鲜成人尸头3个,尸头均经双侧颈总动脉灌注10%乳胶+红色染料+硫酸钡粉剂组成的混浊液。 <WP=35> 临床资料为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前循环动脉瘤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2-67岁。采取的在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 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血管痉挛、术中大出血、术后血管痉挛、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未出现,手术预后良好。 讨论 显微神经外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病人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共同愿望:“在以最好的疗效治疗疾病的同时,将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锁孔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经过头部体表微小切口入路,达到颅内深部靶区。强调的决不仅仅是开颅窗大小本身,而是强调对每个病变精心分析,确定开颅的准确位置,对周围组织以最小的损伤达到病变。“微侵袭”不仅指对靶点最低的损伤,而且也包括了对手术入路中所遇到的所有组织进行轻柔的操作。真正的锁孔显微神经外科的概念包括:1、合适的显露:有限显露、锁孔显露或最小显露,即切口和开颅要尽可能小。2、良好的视野:通过锁孔开颅,颅内视野随深度增加而扩大,甚至可见对侧结构。3、轻柔的操作:经蛛网膜下腔、经脑室或经皮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脑和其他结构的牵拉或损伤。4、优良的效果:取得最大的有效的治疗结果[25]。近年来,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进一步推进了锁孔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推广。锁孔显微神经外科的优点,不仅仅在于手术切口小如“锁孔”,更重要的是手术径路创伤小,并可充分显露靶区结构,其疗效可优于普通显微神经外科。由于手术切口小,减少<WP=36>了无效腔的显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增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由于无需剃发,而不影响病人的美观,特别是女性病人。 由于骨窗小,术野照明受限,术中要反复调整手术显微镜的光源和投照角度,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光线强度丧失越多并减少景深,单纯应用显微镜仍难以最清晰的体现小的深部结构,并且显微镜的景深是有限的。“光线和视线”在显微神经外科的重要性由此提出。20世纪70年代,Apozzo和他的同事Oppel和Prott首先在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的神经内窥镜技术(Apozzo等,1977;Oppel,1981和Prott,1974)[26],开展了近20年的神经内窥镜技术到现在终于可以解决显微镜光学特性的缺点,神经内窥镜增大的视角及0°镜的“鱼眼”效应可消灭手术显微镜下的死角,由于动脉瘤周围的脑池及蛛网膜下腔给神经内镜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空间,空气又是内镜镜头和病变之间理想的媒介,又使神经内镜可获得极佳的观察效果。 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进行锁孔手术夹闭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神经内镜辅助下的锁孔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手段。简化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的手术效果、美容效果同相对低廉的手术费用共存是其明显优势。随着神经内镜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及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锁孔手术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提 要  6-7
前 言  7-10
前循环动脉瘤治疗新进展  10-15
材料和方法  15-19
结 果  19-20
讨 论  20-25
结 论  25-26
参考文献  26-31
附 图  31-34
中文摘要  34-37
英文摘要  37-38
致 谢  38

相似论文

  1.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R651.12
  2. 影响前循环动脉瘤手术预后的部分相关因素分析,R651.12
  3. 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与预后关系的回顾性分析(附560例病例资料),R651.12
  4.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治疗规范化的研究,R651.12
  5.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谱表达模型研究,R651.12
  6. 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瘤壁的结构变化与动脉瘤破裂相关性的研究,R651.12
  7. 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及预后的探讨,R651.12
  8. CTA与MR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R651.12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外科治疗与实验研究,R651.12
  10. 影响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早期神经功能的因素,R651.12
  11. 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R651.12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R651.12
  13. 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R651.12
  14. 颅内囊性动脉瘤几何特征与破裂风险的关系,R651.12
  15.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R651.12
  16. 术前相关因素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R651.12
  17. Neuroform3支架结合探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R651.12
  18. 支架对脑动脉瘤血液动力学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R651.12
  19.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及随访分析,R651.12
  20. 破裂颅内囊性动脉瘤NF-κB、VEGF的相关性表达与瘤壁血管重塑,R651.1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颅脑 > 脑血管外科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