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作 者: 张战胜
导 师: 董德明;李海生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全面建设 环境指标 环境-经济 体系研究 生态环境建设 目标层 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问题 九江市 调控能力
分类号: X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25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结合国情提出的未来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其中更提出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环境水平的要求也将随之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发展过程产生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瓶颈”。以往研究表明:环境指标体系对于监测生态环境的发展,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了解和调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手段。同时,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原因,常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表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入手,在研究了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基础上,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了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上到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确定考评目标,准则层确定控制要点和基本要素,一系列指标支持不同的准则,从而实现相应的目标。目标层即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准则层分为五个方面:环境质量、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经济调控能力、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人居环境。每个准则层包含若干分指标,整个指标层由29个具体指标组成。选取环境质量准则层主要从环境要素的角度考虑,综合的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状况。选取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层,主要是因为,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能力对于该地区的污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选取环境-经济调控能力准则层,在于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环境与经济调控能力指标来反映,抓住环境-经济之间的调控指标,能很好的调控环境-经济之间的矛盾;选取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准则层,主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潜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本底状况,从而提供发展的预警;选取人居环境指标,在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周围环境质量,同时,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环境质量目标层:选取: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例、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WP=65>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层,选取的指标有: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率、环境管理执行有效率。对于环境-经济调控能力目标层,选取的指标: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循环利用率、循环经济立法水平、清洁、可再生及绿色能源使用比重、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企业环境-经济协调水平。对于生态环境承载与建设目标层,这方面选取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城市绿化率、地下水超采率、基本农田受保护比例。对于人居环境目标层,选取的指标有:抽样调查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室内空气质量达标率、食品安全达标率。在建立了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之后,根据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在权重的确定中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同时提出了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价方法和相应标准。结合九江市的现状,利用建立的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计算分析了九江市相对于指标体系各具体指标的现状值。同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九江市现在仍处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保目标建设的起步阶段和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过程的问题。通过评价揭示了九江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基本矛盾。结合九江市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全面小康环境保护目标顺利达成的措施。实践证明,本文提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提供监测手段和调控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由于时间有限,对本文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深化、检验、补充。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7-8
第一章 绪论  8-12
  1.1 研究背景  8-9
    1.1.1 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9
  1.2 国内外环境指标体系和国内小康指标体系的研究概况  9-10
    1.2.1 国内外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概况  9-10
    1.2.2 环境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概况  10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0-12
    1.3.1 研究内容  10-11
    1.3.2 研究意义  11-12
第二章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  12-16
  2.1 我国城市环境的特点  12-13
  2.2 我国城市主要环境问题  13-16
    2.2.1 城市水环境问题  13-14
    2.2.2 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14-15
    2.2.3 城市固体废物  15
    2.2.4 城市声环境问题  15
    2.2.5 城市辐射环境问题  15-16
    2.2.6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6
第三章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  16-19
  3.1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由来  16-17
    3.1.1 小康社会的由来  16-17
    3.1.2 现代小康社会的标准  17
  3.2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7-18
  3.3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18-19
第四章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的选取  19-48
  4.1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的具体选取要求  19
  4.2 指标的选取方法  19-20
  4.3 最终选取的指标  20-21
  4.4 具体指标的说明  21-40
    4.4.1 环境质量指数目标层  21-25
    4.4.2 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层  25-28
    4.4.3 环境-经济调控能力目标层  28-32
    4.4.4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  32-35
    4.4.5 人居环境目标层  35-40
  4.5 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40-46
    4.5.1 计算方法确定原则  40
    4.5.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0-46
    4.5.3 单项指标的综合化处理  46
  4.6 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价  46-48
    4.6.1 评价模型  46-47
    4.6.2 评价标准的划定  47-48
第五章 实例研究--九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指标体系应用评估  48-57
  5.1 九江市概况  5748-50
    5.1.1 自然概况  48-49
    5.1.2 污染及生态环境概况  49-50
  5.2 九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指标体系应用评价  50-52
    5.2.1 数据来源  50
    5.2.2 数据整理  50-51
    5.2.3 九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指标体系应用综合评价  51-52
  5.3 评价结果  52-54
  5.4 改善措施  54-56
  5.5 小结  56-57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57-59
  6.1 结论  57-58
  6.2 建议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致 谢  63-64
摘 要  64-66
ABSTRACT  66-68

相似论文

  1. 关于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及词汇策略型学习的调查研究,H319.3
  2. 乡镇政府调控能力和乡镇政府改革路径选择之我见,D630
  3. 为21世纪绸缪,F116.2
  4. 贵州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F327
  5. 元认知监控与自主学习,B842.1
  6. 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研究,G633.8
  7. 增值税法律制度研究,D922.22
  8. 论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调整措施,F124
  9. 我国宏观调控对平滑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研究,F224
  10. 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的研究,F123.16
  11. HiHiLo对足球运动员血液酸碱平衡及调控能力影响的研究,G843
  12. 旅游资源整合评价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F592.7
  13. 九江市主城区城市形态演变研究,TU981
  14. 九江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F592.7
  15. 生态政治研究,X321
  16.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X2
  17. 我国生态法律问题研究,D922.6
  18. 甘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研究,X322
  19. 北京市昌平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X833
  20. 基于GIS和RS的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纵向评价研究,X820.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