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经济改革
作 者: 高强
导 师: 任暟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转型期 经济改革 马克思 政治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标准划分 社会发展道路 发展规律性
分类号: F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力基础上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在这个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四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社会有机体,即社会形态。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剖析,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指出社会形态演(?)最一般的规律。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多维度透视,包括:以生产力、技术手段为标准划分历史为四阶段的观点;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划分历史为五阶段的“五形态说”;以社会主体人的发展状况为标准(?)分历史为三阶段的“三形态说”。虽然三种划分历史的角度不同,但是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基础,且这些划分标准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内容。进一步,论文揭示了马克思(?)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论证了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道路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是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的辩证统一。而马克思这些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定位,而且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改革实践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4 英文摘要 4-5 引言 5-7 一、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多维度透视 7-22 (一) 以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手段划分的社会阶段 8-10 (二) 以占有关系、所有制形式划分的社会阶段 10-14 (三) 以社会主体发展的状况划分的社会阶段 14-19 (四) 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19-22 二、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22-30 (一) 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22-24 (二) 社会发展道路的“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24-26 (三) 社会发展的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26-30 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转型期的经济改革 30-46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 30-34 (二)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改革 34-46 结语 46-48 参考文献 48-49 附录 49-50 后记 50
|
相似论文
- 论法规律性发展的社会理性基础,D90
-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历史发展态势,J509.2
-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A811
-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61
-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形成和放弃的理论探源,D239
- 清代民间调解探析,D925.14
- 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向度,B03
- 论教育的理解性,G40
- 从《红楼梦》诗词英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H315.9
- 苏联社会意识形态管控模式研究,K512
-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创新,D61
- 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I0-4
- 作为社会技术的社会意识形态,N02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D61
- 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政治认同危机与意识形态建构,D60
- 《奥兰多》中文翻译研究,H315.9
-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N02
- 评价语言在化装品及美容整形广告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及意识形态功能,H05
- 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I207.35
- 用存在主义解读康拉德《黑暗的心》,I106.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