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作 者: 梁永琴
导 师: 缪国龙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邓小平 新时期 统一战线理论 指导意义
分类号: D6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当前统一战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不断增多,使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更广、任务更重。但现实中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轻视、忽视统战工作的现象不时发生,成为影响统一战线工作的突出因素。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了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接着详细阐述了这个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最后分析了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了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绪论  9-11
第一章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11-17
  1.1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理论渊源  11-14
  1.2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4-17
    1.2.1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14-15
    1.2.2 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15
    1.2.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5-17
第二章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7-29
  2.1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  17-24
    2.1.1 根据党和国家的总体战略和长远目标,提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17-18
    2.1.2 科学界定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把革命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  18
    2.1.3 指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对象和范围  18-19
    2.1.4 确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内涵  19-20
    2.1.5 强调现代化建设必须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  20-21
    2.1.6 落实原工商业者的政策,做好新时期工商联工作  21
    2.1.7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  21-22
    2.1.8 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  22-23
    2.1.9 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23-24
    2.1.10 提出建立海外统一战线  24
  2.2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特点  24-26
    2.2.1 经济建设与新时期统一战线相结合,体现了战略性  24-25
    2.2.2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相结合、体现了开放性  25
    2.2.3 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相结合,体现了民主性  25
    2.2.4 一个国家与两种制度相结合,体现了创新性  25-26
  2.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26-29
    2.3.1 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思想  26-27
    2.3.2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的论断  27
    2.3.3 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提出“一国两制”的统一方针  27-29
第三章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29-41
  3.1 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  29-31
    3.1.1 社会阶级阶层呈现新变化  29
    3.1.2 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29-30
    3.1.3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关系变得异常复杂  30
    3.1.4 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0
    3.1.5 “台独”的挑衅  30-31
    3.1.6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  31
  3.2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对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理论的指导  31-34
    3.2.1 进一步强化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1-32
    3.2.2 对新世纪统一战线的任务做了系统、具体的阐述  32
    3.2.3 赋予统战工作对象以新的内容  32
    3.2.4 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多党合作制,提出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四条标准  32-33
    3.2.5 准确而全面地评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明确了对他们的方针  33
    3.2.6 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3-34
  3.3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对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指导  34-41
    3.3.1 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35
    3.3.2 引导社会各界力量为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建功立业  35-36
    3.3.3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加强与他们合作共事  36
    3.3.4 继续加大知识分子工作力度,把培养、用好、吸引各类知识分子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36-37
    3.3.5 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37
    3.3.6 加强民族工作,继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7-38
    3.3.7 充分认识台湾民众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港澳台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  38-39
    3.3.8 妥善处理统一战线中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  39
    3.3.9 全面推进各级统战部门的作风建设  39-41
结束语  41-43
致谢  43-44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4-45
参考文献  45-47

相似论文

  1.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3. 新时期加强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267
  4.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研究,D613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6.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G641
  7.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8. 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比较研究,D663.2
  9.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G641
  10. 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下的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研究,D820
  11. 试论邓小平的“平衡建设”思想,A849.1
  12. 试析邓小平的“精神动力”思想,A849.1
  1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工立国”之争的现代意义的探讨,K258
  14. 新时期小说的音乐叙事,I207.42
  15. 桑榆向晚,I207.6
  16. 新时期知青文学中的陕北叙事,I206.7
  17. 胡耀邦新时期文艺思想研究,J120.0
  18.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422.6
  19. 邓小平、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A849
  20.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理论创新,D61
  2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与创新,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革命统一战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