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维多利亚晚期帝国主义的文本化

作 者: 李文婕
导 师: 孙太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帝国主义 维多利亚 文本化 《黑暗的中心》 康拉德 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环境 意识形态 说明文本 自由主义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约瑟夫·康拉德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英国作家之一。在他进行文学创作之前,他曾经从事航海事业近二十年。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大部分的作品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这一主题有关。《黑暗的中心》便是康拉德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中篇小说以康拉德在刚果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展现了十九世纪初殖民地非洲的图景。自小说于1899年问世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道德、伦理精神、宗教、意识形态、后殖民主义等多种角度对它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并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小说中包含的现代主义因素更是为作品增添了多层面的内涵和解读空间,被认为是“领先于时代”的作品。然而,这些评论中对该小说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结构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从意识形态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全面地解读剖析,挖掘《黑暗的中心》所展现的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社会中的帝国主义所面临的困惑与危机,藉此进一步说明文本中所包含的社会意识的多层次性。 论文的导论部分综述了《黑暗的中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批评家针对小说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批评见解和理论框架,为下面的论述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学理依据。 论文的第一章首先叙述了小说的历史及文化背景。然后把英国小说的发展与整个英帝国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以此说明文本不仅记录历史,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进一步阐述了《黑暗的中心》在帝国主义及帝国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第二章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理论—文本反映社会意识,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对于作品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全面地反映。这种全面的反映包含两个层次。首先,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并通常试图在文本中表达出其个人观点。其次,处于社会背景中的作品必然会对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有所反映。这是文本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意识。这种反映不一定是作者创作中有意识的行为,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这种深层次的社会意识只能通过结合文本和社会历史环境进行分析才能揭示,这也正是结合历史进行文本分析的重要意义所在。本文后面的分析正是依照这一思路进行。 第三章提出了康拉德的意识形态倾向,指出了作者本身写作这部作品时在意识形态方面所想要表达的某种观点,也即是作者的主观目的。这是小说所表现得最为直接的社会意识,属于第一个层次的社会意识。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文本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远不止于作者个人的观念倾向。为了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意识,必须结合文本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进行分析。 第四章主要是文本分析。本章通过分析作品的叙事技巧—这一最为客观的文本表现形式—揭示出了康拉德在写作这部作品时所持有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观念,以及这种观念背后所蕴藏的某种社会意识方面的历史困境。康拉德的观念中既有支持帝国主义事业的因素,也有反对种族主义的因素,康拉德意图调和维多利亚晚期帝国主义观念中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但他却陷入了某种困境,其原因在于作家本人没办法跳出其所在的历史视角,这其中的某些因素是康拉德本人也并没有意识到的。 论文的第五章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小说中反映的人物与情节进行分析。文章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分别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中的主要思潮联系在一起,阐释了传统的英国帝国主义观念—即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在维多利亚晚期所面临的挑战。面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带有国际主义色彩的理想主义的双重挑战,传统的英国帝国主义意识中所内在的两大支柱—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无法继续统一在英国帝国主义的观念下。因此,当时的英国帝国主义正经受着一种观念上的混乱。这一点,就是这部小说在解释社会意识方面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本文所叙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指出文本不仅仅反映社会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反作用于社会意识的形成,成为社会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本文所提出的值得继续研究的论题。

全文目录


Abstract  5-8
内容摘要  8-11
Introduction  11-16
Chapter One British Imperialism and Its Textualization  16-28
  A.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Imperialism: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16-22
  B.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 Literatures  22-28
Chapter Two Literature and Ideology:Heart of Darkness as a Reproduction of Social Power  28-33
Chapter Three Conrad's Ideological Intention in the Textualization  33-37
Chapter Four The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Heart of Darkness  37-50
  A. The Adoption of Conventional Colonial Discourse-the Adventure Fiction  38-41
  B. The Adoption of Archetypal Structure-A Sentimental Initiation  41-46
  C. The Unique Narrative Frame and Its Thematic Effect  46-50
Chapter Five The Ideological Crisis of Late Victorian Imper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50-70
  A. Marlow as a Traditional Imperial-minded Englishman  51-58
  B. Another Two Factions and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m  58-63
  C. Marlow's Choice and the Dilemma of Liberal Imperialism  63-70
Conclusion  70-74
Notes  74-82
Bibliography  82-85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3.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4.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5. 网络化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对策研究,D64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7.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8. 从新闻叙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H059
  9. 生态帝国主义初探,X2
  10. 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952
  11. 大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3
  1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库尔兹的死亡,I561.074
  13.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4. 论柴四郎的《佳人奇偶记》,I313.074
  15. 评哈耶克的新自由观,B08
  16. 城市改造中的草根抗争研究,D630
  17. 简论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策略的操控,H059
  18.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B089
  19. 意识形态对英若诚戏剧翻译的影响,I046
  20. 勒弗维尔操纵理论下《京华烟云》的文化视角解析,I046
  21.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I04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