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涉诉信访动因研究

作 者: 周国武
导 师: 唐东楚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涉诉信访 动因 缠诉缠访 裁判瑕疵 偏听偏信
分类号: D925;D63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涉诉信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其动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一个基层行政区涉诉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涉诉信访的动因。作者对涉诉信访和涉诉信访动因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涉诉信访的表现形式——缠诉缠访进行阐述,缠诉缠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涉诉信访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等方面。涉诉信访动因主要有:裁判瑕疵、偏听偏信等方面。裁判瑕疵主要体现在程序瑕疵、实体瑕疵、执行瑕疵等方面。涉诉信访人偏听偏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信个人不信法律,信政府不信法院,信长官不信法官,信实体不信程序,信情势不信法理。通过以上动因研究,提出解决涉诉信访难题的具体措施。一是要转变执法观念,加大法制宣传,从观念上进行解决。二是要从制度上解决。提出实行“诉”与“访”的分离,构建再审之诉,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三是从行动上解决。要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审判质量,加强管理,提高法官素质和待遇,公正司法,遏制腐败。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1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8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9
  0.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9-11
第一章 涉诉信访动因的概念界定  11-13
  1.1 涉诉信访概念  11
  1.2 涉诉信访动因概念  11-12
  1.3 涉诉信访的表现形式——缠诉缠访  12-13
    1.3.1 涉诉信访人文化程度不高  12
    1.3.2 涉诉信访人法制观念淡薄  12
    1.3.3 上访次数多、时间长  12-13
第二章 涉诉信访的动因之一:裁判瑕疵  13-17
  2.1 程序瑕疵  13-14
  2.2 实体瑕疵  14-15
  2.3 执行瑕疵  15-17
第三章 涉诉信访的动因之二:偏听偏信  17-22
  3.1 信个人不信法律  17
  3.2 信政府不信法院  17-18
  3.3 信"长官"不信法官  18-20
  3.4 信实体不信程序  20-21
  3.5 信情势不信法理  21-22
第四章 涉诉信访难题的解决  22-28
  4.1 观念解决  22-23
    4.1.1 转变执法观念,彰显司法为民  22
    4.1.2 加大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22-23
  4.2 制度解决  23-25
    4.2.1 实行"诉"与"访"的分离  23-24
    4.2.2 构建再审之诉  24
    4.2.3 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  24-25
  4.3 行动解决  25-28
    4.3.1 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审判质量  25-26
    4.3.2 加强管理,提高法官素质和待遇  26
    4.3.3 公正司法,遏制腐败  26-28
结语  28-29
参考文献  29-31
致谢  31

相似论文

  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630
  2.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3. 成本动因的选择与合并研究,F224
  4. 我国涉诉信访研究,D926.2
  5. 火电厂的价值链分析研究,TM621
  6. 中国直接投资老挝的动因和经济效应研究,F224
  7. 涉诉信访的成因与法律规制,D926
  8. 作业成本法在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F426.31
  9. 论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926
  10. 职业女性服装符号消费行为研究,J523.5
  11. 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变迁,J905
  12. 当代英语词汇变迁的基本原则和动因,H313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新词语特点探究,H136
  14. 现代汉语可逆句的类型及可逆动因,H146.3
  15. 民事涉诉信访问题研究,D926
  16. 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G206
  17.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动因、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理,F752.02
  18.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及效应研究,F224
  19.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F272
  20.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及可行性研究,F275.3
  21. 作业成本会计在纺织制造企业中的应用,F406.7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信访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