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作 者: 蔡劲松
导 师: 万新南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生态环境地质 模糊数学 确定型模糊综合评判 灰色关联模糊评价 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
分类号: X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8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岷江上游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上游生态环境屏障地带,其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联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区内丰富的各类资源也亟待合理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地质现状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为国土规划和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宏观管理提出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在全国尚处于试点阶段,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从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地质系统中选取评价因子,进行质量评价是十分困难的。本文根据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选取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生态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类型及地质灾害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由于生态环境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且质量的好坏在人们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切性,因此,本文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采用确定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法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所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评判方法的采用是可靠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此基础上,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区:划分了4个区、15个亚区。 针对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论述森林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提出采取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岷江上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全文目录


第1章 前言  8-14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8-9
  1.2 研究现状  9-12
    1.2.1 国外环境地质研究现状  9-10
    1.2.2 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现状  10-12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2-14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2
    1.3.2 研究路线  12-14
第2章 生态环境地质基本概念  14-17
  2.1 生态环境地质概念  14-15
  2.2 生态环境地质基本属性  15-17
第3章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7-30
  3.1 区域经济与资源  18
  3.2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概况  18-26
    3.2.1 地貌特征  18-19
    3.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9-21
    3.2.3 地震  21-22
    3.2.4 气候与水文特征  22-24
    3.2.4 土壤  24-25
    3.2.5 森林植被  25-26
  3.3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26-30
    3.3.1 森林植被退化  26-27
    3.3.2 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27
    3.3.3 水土流失加剧  27-28
    3.3.4 地质灾害频繁  28-29
    3.3.5 干旱河谷扩大  29-30
第4章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30-47
  4.1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30-31
    4.1.1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原则  30
    4.1.2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30-31
    4.1.3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的方法  31
    4.1.4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的步骤  31
  4.2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31-44
    4.2.1 生态环境地质分区  32-33
      4.2.1.1 原则和方法  32
      4.2.1.2 单因素分区与指标选取  32-33
    4.2.2 评价因子取值依据  33-39
      4.2.2.1 岩性构造分区  33-34
      4.2.2.2 地形地貌分区  34-35
      4.2.2.3 植被覆盖-生态类型分区  35-36
      2.2.2.4 水环境富水性指数  36-38
      2.2.2.5 土壤类型分区  38-39
      2.2.2.6 地质灾害分区  39
    4.2.2 模糊评判方法  39-43
      4.2.2.1 确定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39-40
      4.2.2.2 灰色关联模糊评价  40-43
    4.2.3 评价结果分析  43-44
  4.3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分区  44-47
第5章 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47-54
  5.1 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47-50
    5.1.1 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47-49
      5.1.1.1 森林植被的水文作用  47-49
      5.1.1.2 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49
      5.1.1.3 改善土壤质量  49
    5.1.2 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  49-50
    5.1.3 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50
  5.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50-52
    5.2.1 土地利用现状  50-51
    5.2.2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  51-52
  5.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52-54
第6章 结论  54-56
致谢  56-57
参考文献  57-59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1.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3.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4.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5.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6.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7.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8.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20.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2
  21.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F205;F299.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地学 > 环境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