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初学术思潮与《楚辞灯》的成书

作 者: 刘文斌
导 师: 马世年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林云铭 《楚辞灯》 楚辞学史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林云铭《楚辞灯》是清初较为有特色的一部楚辞研究著作,是在满清政权逐渐稳固,经济慢慢恢复,民心渐趋平稳之际产生的一部屈原作品研究专著。本文立足于《楚辞灯》与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楚辞灯》的独特之处,凸显其在楚辞学史中的价值。本文共分为绪论,清初的学术思潮与楚辞研究,林云铭生平与《楚辞灯》的成书过程,林云铭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评价,《楚辞灯》的注释特色,《楚辞灯》的不足及学术史意义,结语七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就前人对《楚辞灯》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史做了简单回顾,并交代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清初社会政治背景的变化与学术思潮的演变。回顾明末到康熙后期社会政治形势的演变,分析其对学术思潮的流变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说明这一时期内学术思潮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联系清初的楚辞研究,说明学术思潮演变对楚辞研究造成的影响。总结清初楚辞研究的概况,从相关楚辞研究著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的角度,分析《楚辞灯》在清初楚辞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第二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新的材料来佐证林云铭的生卒年,根据林云铭生平主要经历来探究其思想形成的过程,突出其思想中“忧国忧民”的一面。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楚辞灯》的成书过程与体例。第三章对历代对屈原人格精神的态度进行梳理总结,分析明末清初时文人对屈原人格精神所持的基本态度。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林云铭的生活经历来探讨林云铭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认识及其成因。第四章《楚辞灯》的注释特色,着重论述《楚辞灯》在注释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独特之处。从知人论世研究方法的运用、品鉴结合注释方式的采纳、对楚辞文学性的重视、字词注解方面的创新几个角度来研究《楚辞灯》的特色,发现其价值。第五章分析《楚辞灯》的不足之处和该著作对后世楚辞研究带来的影响,及其对楚辞普及作出的巨大贡献,强调其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楚辞灯》在清初楚辞研究和整个楚辞学史中的地位。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第一章 清初的学术思潮与楚辞研究  12-21
  第一节 清初社会背景与学术思潮  12-16
    一、清初的社会背景  12-14
    二、清初的学术思潮  14-16
  第二节 《楚辞灯》在清初楚辞研究中的独特性  16-21
    一、清初楚辞研究概况  16-17
    二、《楚辞灯》的独特性  17-21
第二章 林云铭生平与《楚辞灯》的成书过程  21-31
  第一节 林云铭的生平考论  21-24
    一、林云铭的生卒年考证  21-23
    二、论《今世说·林西仲少嗜学》篇的不可信  23-24
  第二节 林云铭忧国忧民思想的形成  24-28
  第三节 《楚辞灯》的成书过程及体例  28-31
    一、《楚辞灯》的成书过程  28-29
    二、《楚辞灯》的体例  29-31
第三章 林云铭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评价  31-39
  第一节 明末清初屈原评价的渐趋统一  31-36
  第二节 林云铭眼中的屈原  36-39
第四章 《楚辞灯》的注释特色  39-62
  第一节 “知人论世”研究方法的运用  39-48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39-40
    二、屈原简略年谱的编排  40-42
    三、篇目选择上的特点  42-45
    四、屈原作品的系年  45-48
  第二节 品笺结合的注释方式  48-51
  第三节 对楚辞文学性的总体研究  51-58
    一、对楚辞篇章结构的重视  51-54
    二、对楚辞艺术手法的研究  54-56
    三、对《九歌》的研究  56-58
  第四节 字词注解方面的创新  58-62
第五章 《楚辞灯》的不足及学术史意义  62-66
  第一节《楚辞灯》的不足  62-63
  第二节《楚辞灯》的影响及学术史意义  63-66
结语  66-68
附录:林云铭简略年谱  68-69
主要参考文献  69-71
后记  71

相似论文

  1. 林云铭及《楚辞灯》研究,I206.2
  2. 林云铭《庄子》评点研究,I206.2
  3. 汉代“七”体研究,I206.2
  4. 面朝黄土,背负青天,I206.6
  5.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6. 《淮南子》中“三代”人物研究,I206.2
  7.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8. 《礼记·乐记》之“象德”观探析,I206.2
  9.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10. 30年代林语堂新闻传播思想研究,I206.6
  11.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12.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13. 顾随文学思想研究,I206.2
  14.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法国形象,I206.6
  15.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16.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I206.5
  17. 胡风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及其当代意义,I206.09
  18. 王蒙视野中的苏俄形象,I206.7
  19. 明代洪武年间奏议研究,I206.2
  20. 《仙鉴》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重出人物比较研究,I206.2
  21.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I206.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