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 6×V_HCDR3/hIL-2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作 者: 徐玮
导 师: 冯振卿
学 校: 南京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疫苗 杭独特型杭体 可变区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白细胞介素-2 融合基因 保护性免疫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某些疫区,血吸虫病流行仍较严重,灭螺效果难以持久和巩固,并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长期扩大化疗,有产生抗药性的危险。作为药物防治和其他措施的必要补充,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大部分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抗原含有糖基或糖类,用基因工程技术难以制备。因此,抗独特型抗体(anti-id)疫苗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管晓虹等建立了一株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命名为NP30。经鉴定抗体同型为IgM,为肠相关抗原(GAA)的内影像anti-id,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膜相关抗原(MAA)有交叉反应,可替代虫源性抗原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抗病疫苗的研究。用NP30主动免疫小鼠、山羊,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具有抗感染免疫和抗病免疫的双重功效,为一有希望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但NP30为鼠源性单抗,作为异种蛋白用于人体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人抗小鼠抗体(HAMA),有可能中和继之接种的疫苗,或诱发过敏反应,因而有必要对NP30进行人源化改造。本课题组已证明V_HCDR3区的10个氨基酸为其可能的抗原位点,设计开构建了NP30V_HCDR3区6倍重复表位基因序列(6×V_HCDR3),在此基础上,本文扩增了NP30 6×V_HCDR3基因,与hIL-2基因整合表达融合蛋白,并进行了动物保护性试验。 研究方法 1.根据本课题组设计的NP30 6×V_HCDR3基因序列及文献已发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的hIL一2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为便于克隆和表达,在引物两端引进合适的酶切位点和保护性碱基。分别以质粒pFUW8o一6XVHCDR3、pssK一I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将其克隆入pucm一T vector,挑选阳性克隆测序。 2.将通过PCR方法体外扩增并经测序验证的NP3O 6xVHCDR3和hIL一2基因,先后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相应的位点上,构建成 pET-28a(+)一6xvHeDR3/h IL一2表达载体。 3.通过重组克隆的筛选,将构建正确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转化E.。011 BLZI,IPTG诱导表达,sDs一队GE确定分子量和产量,并将表达产物初步纯化。 4.36只BALB/e小鼠(6一s周龄,体重18一209)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融合蛋白组,第三组为NP3O组。在0,2,4周分三次免疫,实验组每鼠腹腔注射融合蛋白100林l(200协留ml):NP3O组每鼠腹腔注射Np3o 100林l(200林g/ml):对照组于每只刁、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闪。最后一次免疫后二周,尾坳腹部皮肤攻击感染,28天后处死小鼠。经门脉灌注,计数每只小鼠的虫荷,计算减虫率。研究结果 1.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20obP及400 bp特异性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序列测定结果表明,NP3 0 6xvHcDR3基因全长180 bp,编码60个氨基酸残基:hIL一2基因全长399 bp,编码133个氨基酸残基,有一个链内二硫健(Cys58一Cys 105)。 2.表达质粒经杭生素杭性、蓝白斑筛选、PCR及行Ec口Rl、Hl’nd111/Hl’nd 111、筋01/EcORI、双01三组双酶切,可见预期大刁·的片段,经测序验证表明重组成功。 3.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DS一队GE分析分子量约为30 KD,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融合蛋白经初步纯化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浓度为1.39/L。 4.融合蛋白主动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48.5%的减虫率(t检验p<0.0一)。结论1.成功克隆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杭体NP3o 6xVI,cDR3基因及hIL一2基因。2,正确构建了NP3 0 6xVI不DR3/IL一2融合基因并表达融合蛋白。3.融合蛋白主动免疫BALB/c,J、鼠对血吸虫尾坳攻击可诱导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1 中文摘要  3-6
2 英文摘要  6-10
3 前言  10-16
4 材料与方法  16-28
5 结果  28-35
6 讨论  35-42
7 研究小结  42-43
8 附录  43-44
9 致谢  44-45
10 综述: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研究进展  45-57

相似论文

  1. 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S945
  2.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3.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4. 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0转基因小鼠的初步研究,Q78
  5.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S858.31
  8.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9.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0.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11. 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TNF-α、IL-1β的表达,R681.55
  12.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13.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14.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15.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16. 三种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动态评价,R725.6
  17.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18.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19.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20.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21. 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制造工艺及检定技术的优化,R3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