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研究

作 者: 栗晓冬
导 师: 李平英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泰安市 农村 民俗文化建设
分类号: G1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农村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借鉴农村民俗文化研究领域成果的基础上,以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发展实践为主要依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三维视角,深入分析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搞好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对泰安市民俗文化建设进行一般分析。这主要包括文化、农村文化、农村民俗文化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发展要求以及影响因素。为下面进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2)对泰安市民俗文化建设进行问题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主要回顾泰安地区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并对当前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文化缺乏长足发展的动力支撑,内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作者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依据。(3)加强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研究探讨和寻求解决农村民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改革,在充分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基础上,系统、完整地提出构建泰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模式。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流传具有重要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形态,不断创新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内容内涵和载体形式,积极促进民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推进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平台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确保民俗文化有效存活。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深化农村文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维护农村和谐有序运转和社会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引言  10-18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3
  1.3 研究现状  13-15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5-16
  1.5 内容结构  16-17
  1.6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7-18
    1.6.1 本文创新点  17
    1.6.2 本文不足之处  17-18
2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分析  18-26
  2.1 文化、农村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18-19
    2.1.1 文化、农村文化的内涵  18
    2.1.2 文化、农村文化的作用  18-19
  2.2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19-22
    2.2.1 民俗文化内涵  19-20
    2.2.2 民俗文化的分类  20-21
    2.2.3 民俗文化的特征  21-22
  2.3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2-26
    2.3.1 农村民俗民俗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22-23
    2.3.2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23-26
3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状况分析  26-42
  3.1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概况  26-33
    3.1.1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概述  27-32
    3.1.2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形成原因  32-33
    3.1.3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的特点  33
  3.2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现状  33-40
    3.2.1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34-36
    3.2.2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主要类型  36-40
  3.3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对农村的影响  40-42
    3.3.1 促使当地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偏好  40
    3.3.2 促使各种日常生产、生活禁忌的形成  40-41
    3.3.3 形成节日文化消费  41-42
4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2-48
  4.1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  42-44
    4.1.1 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42
    4.1.2 突出农村民俗文化特色建设  42-43
    4.1.3 不断延伸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  43-44
    4.1.4 农民自发参与农村民俗文化建设  44
  4.2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4-48
    4.2.1 发展水平滞后,基础薄弱  44-45
    4.2.2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可持续性差  45-47
    4.2.3 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化之路堪忧  47-48
5 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8-55
  5.1 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引导管理  48-50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发展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  50
  5.3 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50-52
  5.4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52-54
  5.5 加快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54-55
6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2.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5.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6.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7.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8.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9.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0.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1.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12.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3.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4.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1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6.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17.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18.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19.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20.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21.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G52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