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的应用基础研究

作 者: 曹桂萍
导 师: 黄兵;孙珮石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净化 SO2烟气
分类号: X7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燃煤引起的SO2污染是当前国际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SO2排放量的增加,SO2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烟气脱硫是控制SO2污染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课题采用固定化微生物净化SO2气体,以期为SO2烟气的治理开辟一条新的治理途径。 本课题为国家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①筛选出对SO2气体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种;②对三种常用的固定化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初步确定了适宜的固定化方法和条件;③用复合固定化技术对单一固定化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固定化微生物的机械强度和耐酸性,并确定最佳的固定化条件;④考察生化反应器对SO2气体的净化能力。 菌种驯化和优选的研究表明,采取诱导驯化的方法能够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中培养出对SO32-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该菌对SO32-的耐受浓度为1095g/m3,其降解速率可达2400g/m3.h,同时还可直接利用SO2气体,这为研究生化反应器净化低浓度SO2气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常用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表明,吸附法的生物活性高,空间阻力小,但结合力弱,所固定的微生物易被解析而流失;交联法的微生物结合牢固,但生物活性低,且固定化微生物因无载体而没有防护能力;包埋法虽然空间阻力较大,但固定化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较高、稳定性强,生物具有防护能力,而且比较经济。以相对活性为指标,确定了海藻酸钙包埋法为基础的固定化方法,其固定条件为:菌液量为10ml、海藻酸钠浓度为5%、氯化钙浓度为4%、固定时间为14h。 复合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包埋法能够提高固定化个球的耐酸性,但对机械强度改进不大;包埋—交联法能使小球的机械强度明显改善,但耐酸性却有所下降;吸附—包埋—交联法不仅使固定化小球的耐酸性得到提高,而且机械强度也大为增强,是最佳的复合固定化方法。试验确定的固定条件为:5%海藻酸钠溶液包埋10ml菌种液和039活性炭,在4%氯化钙溶液中固定14h后,再用0.06mol/L已二胺溶液交联一定时间。 固定床生化反应器净化50:气体的试验表明,在无喷淋、气体停留时间为55、50:气体的入口浓度低于sg/m,时,其净化效率可达98%。固定化微生物对50:具有较强的吸附净化能力,其吸附容量可达8.19mg/g,系统的净化能力可通过喷淋冲洗并通入空气的方法得以恢复。上述结果说明利用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502气体是可行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10-14
  1.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4-17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18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8-19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测试内容  19-25
  2.1 微生物菌种驯化  19-20
  2.2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  20-22
  2.3 生化反应器净化SO_2气体  22-25
第三章 适宜微生物菌种的优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25-31
  3.1 菌种的驯化方法  25
  3.2 菌种的驯化试验与结果  25-27
  3.3 最佳菌种的优选  27-28
  3.4 适宜菌种液相降解规律的研究  28-29
  3.5 菌种对不同形式硫源的利用  29-30
  3.6 试验小结  30-31
第四章 常规固定化技术的研究  31-41
  4.1 固定化微生物制备方法介绍  31-32
  4.2 吸附法  32-35
  4.3 交联法  35-37
  4.4 包埋法  37-39
  4.5 常规固定化方法的比较  39-40
  4.6 试验小结  40-41
第五章 复合固定化技术的研究  41-51
  5.1 吸附-包埋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41-43
  5.2 包埋-交联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43-46
  5.3 吸附-包埋-交联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46-49
  5.4 各种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性能比较  49-50
  5.5 试验小结  50-51
第六章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SO_2气体的性能研究  51-57
  6.1 液体喷淋量对净化性能的影响  51-52
  6.2 气体停留时间对净化性能的影响  52-53
  6.3 入口气体SO_2浓度的影响  53-54
  6.4 复合固定小球吸附容量的测定  54-55
  6.5 试验小结  55-57
第七章 烟气中SO_2生化去除过程机理的探讨  57-60
  7.1 微生物净化SO_2气体的基础理论  57-58
  7.2 微生物对硫素的利用  58
  7.3 循环液中硫素的存在状况  58-59
  7.4 试验小结  59-60
第八章 结论  60-61
致谢  61-62
参考文献  62-66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6

相似论文

  1. 不同基质及植物组合的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X703
  2.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3.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4. 用于净化城市河涌污染水体的小型岸基构造湿地技术研究,X703
  5.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X713
  6. 基于4-MEP吸附剂柱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大鼠的研究,R746.1
  7. 生态浮床改善水源地水质的效果研究,X52
  8. 煤化工甲醇生产过程模拟与分析,TQ223.121
  9. SGBY公司转炉烟气净化回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F426.31
  10. 居住建筑室内空气微细颗粒物净化用滤料的性能试验研究,TU834
  11. 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的研制,TN86
  12.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处理间苯二腈废水研究,X786
  13. 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检测、分析与控制,X831
  14. 江西省成长期净化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研究,F224
  15. 沉水植物逆境生理及其净化作用研究,X173
  16.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X703
  17. 固定化污泥降解冰淇淋废水产氢及固定化载体的改进研究,X703
  18. 畜禽养殖污水中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分离、纯化及污水净化剂的初步研究,X713
  19. 新装修室内甲醛散发的数值模拟及植物净化甲醛的研究,X51
  20. 氧化铝热电系统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X701.2
  21. 产絮凝剂菌种筛选及其在食品工业废水絮凝净化研究,TS209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 脱硫与固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