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法制建设
作 者: 王勇
导 师: 田海林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山东 中国共产党 法制建设
分类号: K2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关于迅速动员组织人民,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积极准备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的指示,逐步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在原来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形成了山东解放区。在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在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的领导下,山东革命根据地各级人民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法制建设工作,颁布了施政纲领以及许多条例、指示、办法、布告等宪法性和法律性文件,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的法制基础。作为当时我党我军最为重要的战略根据地和战略基地之一,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与其他众多根据地相比,是较为健全和完善的,作为当时唯一完整的建制省,其法制建设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精神,具有独创性和进步意义,对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认真研究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在山东的法制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法制建设的原始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其中关于山东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资料都分散于不同的资料里面。以往关于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经济、政治、战争方面的论述,对于法制建设只是作为从属于根据地建设的一个方面来处理,有关法制建设的文章也只是涉及到法制的一个方面而已,专门针对法制建设的历史性、长时段的考察很少,多是在记叙山东历史或者一些专门的法制史的著作中才会顺便提及,没有系统地加以论述。 本文搜集和利用了一系列史料,包括革命根据地史料、档案史料、文史资料和党史资料,以上述资料为基础,在回顾和总结前人在此问题上的论述基础上,从法学和历史学两门学科交叉的角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山东领导法制建设的总体过程进行了研究。 由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没有苏区,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法制建设,主要包括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根据地人民在以前大革命时期法制的基础上,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序幕。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巩固,山东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法规,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制体系。我党在山东领导的法制建设的过程,根据法学体系的分类,各个时期都基本包括宪法性文件的颁布、人民政府组织和选举方面的建设、刑事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建设、土地法规和新土地制度的建设、劳动和婚姻方面的建设等方面.在写法上,本文针对研究课题跨学科的特点采用了纵横交叉的结构。对法制建设各个时期发展的叙述中采用历时性结构,清晰勾勒了法制建设的总体进程;在分别叙述各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内容时,则按照法学中的学科分类从法制建设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共时性的考察,较全面地反映了法制建设的情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山东领导的法制建设,不仅对于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本文试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法制建设做一个长时段的考察,希望能够初步展现山东法制建设的总体进程和建设全貌,加深对山东革命根据地乃至全国法制建设的认识,从而深化人们对山东革命根据地和党自身发展历史的认识。也希望能从山东法制建设的研究中总结出法制建设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导论 11-17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11 1 、 理论意义 11 2 、 学术价值 11 3 、 现实作用 11 (二) 学术史综述 11-15 1 、 关于这篇文章的资料 12-13 (1) 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资料 12 (2) 有关中共山东党史的历史资料 12-13 (3) 有关法制建设的直接资料 13 2 、 专著 13-14 (1) 有关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专著 13 (2) 有关中共党史的专著 13-14 (3) 法制史专著 14 3 、 论文 14-15 (1) 有关山东革命根据地本身的论文 14-15 (2) 有关山东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方面的论文 15 (三)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15-16 1 、 论文的研究重点 15 2 、 论文的研究难点 15-16 (四) 学术创新点 16-17 1 、 研究方法方面 16 2 、 研究材料方面 16 3 、 研究观点方面 16 4 、 文章写作结构方面 16-17 (五) 论文的相关界定 17 1 、 研究时间的界定 17 2 、 研究区域的界定 17 3 、 性质方面的界定 17 一、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概况和法制建设的原因 17-23 (一) 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发展 17-19 (二) 山东解放区概况 19-21 (三) 法制建设的原因 21-23 1 、 形势发展的需要 21 2 、 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需要 21-22 3 、 法制向新型法制发展的要求 22 4 、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建设新中国的的客观要求 22-23 二、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23-41 (一) 宪法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 23-26 1 、 文件颁布的背景 23-24 2 、 《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的内容 24-26 (1) 保障抗战 24 (2) 加强团结 24-25 (3) 健全民主 25 (4) 发展经济 25 (5) 普及文化教育 25-26 (二) 人民政权机构及其组织法的创制和发展 26-28 1 、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26 2 、 立法机构的建立 26 3 、 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26-27 4 、 精兵简政政策的执行 27-28 (三) 选举立法和选举制度 28-29 1 、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法规 28 2 、 各级选举委员会的建立 28-29 3 、 党派、团体和公民的选举 29 4 、 选举活动的组织 29 5 、 制裁各种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 29 (四) 刑事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建设 29-34 1 、 刑事立法 30-33 (1) 除奸工作 30-31 (2) 惩治盗匪 31-32 (3) 惩治贪污 32 (4) 除烟毒 32 (5) 惩治赌博 32-33 2 、 司法机关的建设 33-34 (1) 司法机关的设置及职权规定 33-34 (2) 司法机关的变动 34 (五) 诉讼制度的建设 34-38 1 、 管辖制度 34-35 (1) 职能管辖 34-35 (2) 地区管辖 35 (3) 军民诉讼管辖 35 2 、 审级制度 35 3 、 陪审制度 35-36 4 、 诉讼程序 36-37 5 、 调解工作 37-38 (六) 土地法规和新土地制度的建立 38-39 1 、 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改变 38 2 、 山东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内容 38 3 、 有关土地问题的其它文件 38-39 (七) 劳动立法的建设 39-40 1 、 抗日战争时期劳动立法指导思想的确立 39 2 、 山东抗日根据地劳动立法建设的内容 39-40 (八) 婚姻立法和婚姻制度的建设 40-41 1 、 订婚的规定 40-41 2 、 结婚的规定 41 3 、 离婚的规定 41 4 、 军婚的规定 41 5 、 遗产继承制度 41 三、 山东解放区的法制建设 41-50 (一) 宪法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 43-44 1 、 中共中央确定解放区人民政府的基本任务 43 2 、 山东解放区政府工作指示的发布 43-44 (二) 政权机构的建设 44 1 、 山东解放区政府的设置 44 2 、 城市管理的组织形式 44 (三) 选举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44-46 1 、 选举法规的颁布 45 2 、 选举制度的特点 45-46 (1) 依据党的政策,正确处理选举权问题 45 (2) 普选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推选制 45 (3) 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45-46 (四) 刑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建设 46-48 1 、 刑事立法方针的确立 46 2 、 褫夺公权 46-47 3 、 司法机关的建设 47-48 (1) 军事法庭 47 (2) 特别法庭 47-48 4 、 人民法庭 48 (五) 诉讼制度 48-49 1 、 二审终审制 48-49 2 、 人民调解工作 49 (六) 土地法规和婚姻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49-50 1 、 减租减息政策 49 2 、 《九一指示》 49-50 3 、 《山东省土地改革暂行条例》 50 4 、 婚姻制度 50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法制建设的总结 50-59 (一) 法制建设的绩效、意义与影响 50-53 1 、 抗日战争时期 51-52 2 、 解放战争时期 52-53 (二) 法制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53-57 1 、 法制建设的规律 53-55 (1) 我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方针、政策同时又是山东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 53-54 (2) 我党在山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54 (3) 山东的法制建设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法律体系 54-55 2 、 法制建设的特点 55-57 (1) 相对的独立性和开放性 55-56 (2) 突出了民主政权法制的民主性 56 (3) 重视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工作 56 (4)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 56-57 (5) 战斗性和发展性 57 (三) 法制建设的局限性 57-59 1 、 法制建设的战时性 57-58 2 、 法制建设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 58 3 、 法制建设缺乏统一性和制度性 58-59 注释 59-64 参考文献 64-67 后记 67
|
相似论文
-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 山东省表演性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13.7
- 山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 山东半岛风能发电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F426.61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 山东省国有资产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F426.1
- 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研究,P426.63
-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 山东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F616
- 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的比较研究,J632.32
- 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B93
-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沿海渔政研究,K29
- 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及观察,R7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