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融合与冲突

作 者: 胡秀丽
导 师: 王嘉良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融合与冲突 左翼文艺 中国新文学 庸俗社会学倾向 文学创作与批评 民族形式问题 文艺思想 无产阶级文学 文学批评 30年代文学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新文学在“五四”落潮以后进入“30年代文学”时期,开展了颇具规模的左翼文艺运动,在文艺思想上作出了重大调整,规定了创作的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方向。这种调整既表达了中国新文学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接轨的渴望,也是新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政治意识对文学的过重侵入固然为新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格局,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使文学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走向了非现实主义的道路。异质的发展引起了清醒的现实主义者的警觉。与国际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卢卡契和布莱希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国的左翼文艺批评家胡风也对此种异质倾向展开了不懈的纠正和批判。 作为左翼文艺阵营的一员,胡风文艺思想与左翼文艺思想有着大体一致的立场,主要表现为政治倾向上的同调、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和强烈的主观性和浪漫主义激情。但观念有融合并不代表差别被取消,二者之间又有着许多冲突。这种冲突在显性层面上表现为典型论的不同理解、两个口号之争、民族形式问题、主观论的批判与答辩这些事实的表现。隐性层面的深度碰撞则表现为创作和批评中对经验与体验的各自倚重、客观真实与主体真实的指向差异以及政治理性精神和个体感性认识的不同把握。胡风以“主体性”理论为主导进入文学批评,激活了批评主体、创作主体以及表现主体在文学批评和创作中的作用,纠正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庸俗社会学现象,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7
一、 左翼文艺思潮中凸现的意义  7-14
  1 、 左翼文艺思潮对“前进作家”的召唤  8-10
  2 、 理论的反思呼唤有眼力的批评家  10-13
  3 、 胡风“主观体验”论的因势而出  13-14
二、 艰难守望中的动态发展  14-23
  1 、 初露锋芒:主客观融合的批评思想  15-17
  2 、 日趋尖锐的主体之声:对庸俗社会学的持久抗争  17-20
  3 、 理论提升与体系建构:《希望》期的理论拓进  20-23
三、 融合中的冲突  23-37
  1 、 同一阵营:共同的文艺准则  23-28
  2 、 事实碰撞中的角色退守  28-31
  3 、 精神冲突:文艺理念的根本歧异  31-37
四、 激活主体性:胡风对左翼文艺的特殊贡献  37-41
  1 、 批评主体的个性张扬  37-38
  2 、 创作主体的精神扩张  38-39
  3 、 表现主体的心灵透视  39-41
结语  41-46
主要参考书目  46-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与文艺思想研究,I045
  2. 胡风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及其当代意义,I206.09
  3. 朱熹北宋文学批评之研究,I206.09
  4. 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范式“作家论”研究,I206.6
  5. 王瑶现代学术思想研究,I209
  6. 杂色蝴蝶自在舞,I206.09
  7. 鲁迅与延安文艺,I206.6
  8. 来自女性与自然的呼唤,I109.9
  9. 胡耀邦新时期文艺思想研究,J120.0
  10. 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I0
  11. 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I0
  12. 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I206.5
  13.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I206.09
  14. 从批判“在场”到寻找“他者”,I712
  15. 论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I512
  16. 艾略特诗学理论探析,I561
  17. 交流与融合,I206.09
  18. 论传统“文气”论的文章学意义,I206.2
  19. 论三十年代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I206.6
  20. 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I206.6
  21. 王蒙文学批评研究,I206.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