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回忆性主题

作 者: 王晓梦
导 师: 李掖平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回忆性主题 童年 故乡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0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历程来看,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感怀忆旧的作品,现代作家们或是怀念童年,或是追忆故乡,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审美空间这样,回忆性主题就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主题。 但是,研究者们对现代小说的回忆性主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评论者在对作家个案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作家创作中的“回忆”的一面,但多停留在较为经验的层面上,其主要表现是纠缠于艺术和现实生活对等或影射关系,限于反映论的研究模式而难有真正的突破,如丁帆、陈继会等关于中国乡土小说的研究。这种情况在有关涉及到具有“童年视角”的现代小说的研究上有所改观,如谭桂林对现代小说童年母题的研究,吴晓东对现代小说童年视角的叙事学研究等。但他们的研究也只是限于对童年回忆关注,因而我们有必要从作家回忆的个体性的确立入手,把中国现代小说的回忆性主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去探究其理论生成,表现形态,以及这一主题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其文学史价值。 对中国现代小说回忆性主题的审视离不开整个中国文学谋求现代性建构的大背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自由与平等、革命与解放一直是现代作家关注的核心,革命与解放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主要主题指向。而由于现代作家们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所表现出的与时代潮流相背离,使回忆性主题的创作与创作者大都因其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而成为那个时代被误读被批评的对象,被置于主流之外的边缘位置也就成为必然。但是两种主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在此有了分野。作为主流的创作主题,革命与解放在追逐时代中其审美价值总显得急促而短暂,而处于主流之外的回忆性却借助回忆所带来的与现实的距离而获得了恒久的审美意义。 一.回忆的理论生成及其对创作的意义。人类从艺术诞生那天起,就与回忆结下的不结之缘。自柏拉图开始,众多的文艺理论家与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叔本华,尧斯,茵加登等都从各自的理论思想体系出发,高度重视回忆在审美思维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论证了回忆作为人的生命体验所具有的审美创造特质:回忆乃是艺术的本源,对作家的创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回忆也同样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忆构建了鲁迅、废名、沈从文、萧红等作家的作品的灵魂,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遥想童年。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童年的回忆是作家们关注一个中心,回忆童年是现代小说回忆性主题的一个主要主题形态。童年的旧年往事虽已久远,却是中国现代作家心灵中的一片自由生命乐园,所以,作家们无不以一种浪漫的情怀去追忆童年。他们向往童年的“百草园”,也怀念儿时的纯真情感以及浓浓的亲情。而在沈从文与萧红那里,他们甚至把童年的回忆提升到对“人类童年生命状态”的思考的高度。 三.遥望故园。中国文人的心中有着永远的乡恋情结,中国现代小说也同样有着大量的回忆乡土的作品,这也是现代小说回忆性主题的一个主要主题形态。对故乡的回忆也是作家的根的追寻,因而在回忆故乡的小说中总有一种乌托邦般的牧歌情调。比如废名乡土小说和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但是作家们也写出了故园乌托邦被现实挤碎的伤惋,如沈从文的《长河》与师陀的小说。 四.回忆性主题有着复杂的文化内内涵。它是作家们文化焦虑的一种表征,同时也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努力。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也看到了现代作家在历史行程中,传承着传统文人的孤独与漂泊的心态。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们以一种向后看的姿态应对着现实的种种对于心灵的冲击,并完成了他们的审美建构。在童年回忆失乐园与复乐园的展现中,作家们以童年的叙事构建了现代小说的抒情品质;对故乡的回忆也是一个牧歌图式的建构与消解过程,在表现着现代作家对根的追寻与失落的同时,也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表现了对牧歌般的中国形象的诗意寻找。 总之,回忆性主题是走入现代作家心灵世界的道途,它呈现的是一种挽歌形式的情感意绪,并昭示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品格生成的真正根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8
正文  8-33
  导论:在主流之外  8-11
  一. 回忆的生成及其对创作的意义  11-15
  二. 遥想童年:回忆性主题形态之一  15-21
  三. 遥望故园:忆性性主题形态之二  21-27
  四. 回忆性主题的文化内涵  27-33
结语: 在回忆中抒情  33-35
注释  35-37
参考文献  37

相似论文

  1. 哲学人类学视野下童年期意义研究,G610
  2. 儿童绘画与现代艺术,J219
  3. 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J624.1
  4. 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I313
  5. 中国现代小说的童年叙事,I207.42
  6. 刘震云“故乡系列”的创作风格研究,I207.42
  7. 艺术的童眸,I207.42
  8. 口述历史专题节目中“童年”叙事的电视化策略研究,G222
  9. 论东北民间艺术样式特点及保护与传承,J529
  10.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艺术特点初探,J624.1
  11. 童年学琴背景对成年后音乐审美动机的影响研究,J60-4
  12.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寡妇形象初探,I207.42
  13. 移民的况味 故乡的回望,I207.42
  14. 从安娜·玛丽娅·玛图特的早期作品分析其存在的世界,I551
  15. 儿童属于哪里?,C913.5
  16. 《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版“中译本”删节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I207.42
  17. 温暖与忧伤,I207.42
  18. 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模式的流变,I207.42
  19. 苏醒的自我 延迟的成长,I207.42
  20. 构建儿童徜徉的世界,I534.078
  21. 从舒曼《童年情景》中看浪漫主义文学对钢琴音乐的影响,J62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