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作 者: 任文冠
导 师: 易敏利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国际竞争力 自主研发能力 技术溢出
分类号: F83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7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直线上升。90年代初期,我国每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不过为每年几十亿美元;到90年代中期,增加到400亿美元左右;本世纪初,增加至500亿美元以上。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对外国直接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国家。与之并行的另外一个现象是,我国吸引的大量外资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流入电子信息产业。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6198.5亿美元,其中流入电子信息产业已超过1100亿美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几年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2003年产业规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沿着外向型的道路发展,通过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我国付出了让出市场和相应利益的代价,是否换来了技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究竟如何是本文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题及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基本思想和逻辑结构。前言的写作有助于读者了解本文的写作方向和方式方法,同时也为本文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引入问题,该部分介绍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回顾,最后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从这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都与外资紧密相关,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同时存在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外资如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影响是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文献综述,主要是按照发展脉络介绍了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从文献可以看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并且考虑到每个具体产业的特点不同,目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存在一般性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文对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选,然后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影响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程度进行重要性筛选,最终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图。依照影响因素图,本文接下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对宏观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四方面来分析,包括: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集中度。二是对企业核心要素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包括: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和知识水平)、自主开发能力和出口能力。最后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但有利的一面远远大于不利的一面。外商直接投资在宏观面的各个因素上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微观面上有助于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和出口能力水平,但是跨国电子信息公司通过合资不断加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控制,保持对技术的高度垄断,削弱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对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产生了冲击,造成支柱产业附庸化的风险。第五部分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就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现有实证指标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出口能力指标,因为国际贸易市场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检验地;二是生产率指标,因为生产率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对具体指标优劣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体现出口能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体现生产率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随后,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溢出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对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但是这种溢出主要建立在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基础之上,我国本土企业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仍处于模仿阶段,核心技术和知识掌握较少。最后一部分是对前面分析结论的总结,并且就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正向作用值得肯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资引进应该得到进一步支持,同时也应通过引资方式的改进、税收模式的调整等措施切实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本文改进了以往以“市场换技术”为分析基础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电子信息产业关系的研究思路,转而更为系统全面的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在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时,本文在整理和总结现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以及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程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图,使得影响因素的选择更为准确和合理。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收集多方面的材料,计算出了1995-200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能力的结论;本文选取了全要素生产率为指标,在计算出1995-2005电子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从资本投入和外资渗透度两个层面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率的关系;本文借鉴了Miguel D Ramirez的研究方法,论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情况,从实证结果中得出我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经济不突出,技术进步较快但技术水平仍然较为低下的结论。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外资技术溢出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特点,本文最后一章针对性地从指导思想、引资模式、税收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1. 前言  11-14
  1.1 选题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  12
  1.3 研究方法  12-13
  1.4 文章架构  13-14
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分析  14-23
  2.1 电子信息产业基本特征  14-16
  2.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16-19
  2.3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3
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23-32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3-24
  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24-32
4.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2-47
  4.1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选择  32-35
  4.2 外商直接投资对宏观因素的影响  35-39
  4.3 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核心要素的影响  39-47
5. FDI 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7-58
  5.1 实证指标的选择  47-50
  5.2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能力指标的实证研究  50-53
  5.3 FDI 与全要素生产率(TFP)  53-55
  5.4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55-58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58-65
  6.1 本文的结论  58-62
  6.2 政策建议  62-65
参考文献  65-67
附表  67-70
后记  70-71
致谢  71-72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2

相似论文

  1.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2. 对外经济的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1978-2009),F752;F224
  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4.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832.6
  5.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6. 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F426.63
  7. 外资对我国纺织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F426.81;F752.67
  8.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影响,F832.6;F224
  9. 动漫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G124
  10.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F426.72;F224
  11.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F426.471
  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752;F224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效应,F425;F224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F124.7;F224
  15.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创新政策研究,F276.44
  16. 我国外资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922.29
  17.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FDI溢出效应研究,F752.67;F224
  18.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F426.63
  19.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F752.67;F224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F206;F224
  21.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变化及其原因,F83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