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遗传学改变分析

作 者: 冉冬梅
导 师: 刘延方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CML FISH BCR/ABL融合基因
分类号: R73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多潜能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克隆性疾病,90%~95%CML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Ph),其分子基础是9号染色体上的c-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新的基因嵌合bcr/abl融合基因,即t(9;22)(q 34;q 11)。该基因表达p210 bcr/abl融合蛋白有持续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机体对其失去了调控,它自发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干扰了正常的细胞程序,如增殖、粘附和凋亡等,最终导致细胞恶变。早在1960年就在CML患者中发现了Ph染色体,并证明是由9号染色体易位至22号染色体而形成的。目前认为,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Ph染色体是其最特异的染色体异常,由此而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重排是CML较为特征性的分子标志,也是客观准确地诊断CML的主要依据。尤其对于初诊时即进入急变期的患者,Ph染色体的发现有助于CML的诊治。资料显示,90%~95%的CML患者存在Ph染色体,CML除了典型的Ph染色体外,少数患者还存在其他复杂易位。约有5%的CML可出现变异的Ph染色体或复杂的染色体核型变化,尤其是在加速和急变期。未接受特殊治疗的CML患者一般经历2~3年的慢性期,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在转化过程中,患者遗传学检查可发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这些异常常出现在临床转变之前,成为恶性克隆进展的主要机制之一。由于目前所有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尚未完全确定,进行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近年已有一些研究和报道,但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一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则少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应用此法对194例CML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其中5例应用FISH技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探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有关特点及在白血病诊治、预后判断中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194例为2004年1月~2008年9月郑州大学一附院就诊的CML患者。男性128例,女性66例(男女之比约为2:1),年龄7~75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14岁以下9例,14~50岁155例(占总例数的80.1%),50岁以上30例。CML的诊断和分期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临床分期:慢性期(CP)146例,加速期(AP)及急变期(BC)48例。1.2方法1.2.1常规细胞遗传学(cc)法:染色体分析取患者骨髓细胞,采用24h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平均每例计数20个核型,分析3-5个核型,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95年)进行核型分析。1.2.2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一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用计算机成像系统分析中期分裂相200个,至少7%以上的细胞出现异常的杂交信号才能被判断为阳性结果。1.2.3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h染色体的发生频率和类型194例CML患者中,Ph染色体阳性(Ph~+)166例(占85.57%),其中慢性期133例,加速期及急变期33例。152/166例(91.56%)仅具有典型的染色体易位,即t(9:22)(q34:q11)。14/166例(占8.4%)存在变异易位,包括8例复杂易位,6例简单易位。Ph染色体阴性(Ph~-)28例,其中慢性期13例,加速期及急变期15例。2.Ph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和类型28例Ph~-患者中,5例应用FISH技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23例多次随访后经RT-PCR证实有bcr/abl融合基因存在,其中有13例发现其他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核型异常包括-21(5例),-7-17(1例),-17+22(3例),+8(4例)。166例Ph~+CML患者中,28/166例(16.86%)伴有额外染色体异常。其中3例系慢性期患者,其主要类型为双Ph~++8 17q~+;25例系急变期患者,占急变期患者总数的75.6%,其额外染色体异常包括-22(6例),-21(4例),-11(3例),+8(2例),-10(2例),+14(1例),+20(1例),9q~+(1例),21+(1例),19p~+(1例),17q~+(1例),15q~+(1例),17q(1例)。20例同时存在2个异常克隆,其中19例为急变期,1例为慢性期。6例有3个异常克隆,其中1例为慢性期,其余均为急变期。2例有4个异常克隆均为急变期。3.5例骨髓细胞经培养后未发现有丝分裂期细胞的慢性期患者,经FISH技术采用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证实均出现ph~+染色体,使其与166例CML慢性期Ph~+总阳性率变为87.6%。结论1.CML患者存在Ph染色体核型,少数患者在加速及急变期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2.对于缺乏有丝分裂期细胞的CML患者,FISH技术有助于鉴定Ph染色体的存在。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论文部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遗传学改变临床分析  11-32
  前言  11-12
  材料和方法  12-18
  结果  18-20
  讨论  20-24
  参考文献  24-26
  附图  26-32
综述部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32-43
  参考文献  40-43
附录部分  43-44
  英文缩略词索引  43-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普通小麦—加州野大麦双二倍体辐射回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S512.1
  2.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3. 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选育与效应分析,S512.1
  4. 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FoxO3a和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R733.7
  5. 下调MSI2基因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R55
  6. 5Gbps高速CML发送器的设计与实现,TN402
  7. 氨基甾体小分子L1对K562慢粒白血病细胞系的作用和机制,R733.7
  8.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R714.8
  9. 工业化厌氧颗粒污泥重要菌群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X703
  10. 正常人及初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中特定染色体相对端粒长度的研究,R733.7
  11. 硫化镍铜矿浸出体系中菌群组成及浸出效果研究,TF18
  12.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棉花基因组的组成及进化,S562
  13. 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研究,R733.3
  14. 子宫颈腺癌hTERC基因、HPV型别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应用价值,R737.33
  15. 第二性征发育不良青少年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R588
  16. 北极海域微型浮游真核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分布及微微型青绿藻(picoprasinophytes)的生态地位,Q178.53
  17. 染色体1p、19q缺失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相关性研究,R739.4
  18. 应用CC及FISH技术进行CML的诊断及der(9)缺失的研究,R733.72
  19. 染色体病产前筛查和快速产前诊断方法的应用研究,R714.5
  20. 棉属4个四倍体种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S562
  21. 复杂核型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缺失及其临床意义,R73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 > 白血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