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关系研究

作 者: 黄海琚
导 师: 李幸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受众本位 议程设置 利用互动关系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提出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中国电视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特征,并且伴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一种“利用互动”关系在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逐渐显露出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民生新闻,目前正活跃在全国各地荧屏上。特别是民生新闻的发起地南京,这类节目更是打破了原先电视剧独占收视鳌头的局面。比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多次击败电视剧,坐在收视排行榜头把交椅的位子上,最高收视点还突破过10个百分点,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和《法治现场》也成为地方电视媒体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同一个城市同质节目的大量出现,使得两家电视媒体在争夺信源、制作节目、占领受众、创造收视等方面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在媒体的彼此较量中,如何抢夺新闻来源进行独家报道,如何制造悬念做出精彩节目,如何树立形象吸引受众目光,如何迎合受众长期锁定栏目,成了媒介在制作民生新闻节目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受众本位的思想日趋突现。在这种局面下,受众亦开始频繁接触媒介,甚至成功利用媒介解难和炒作。本论文从受众与媒介之间互动关系的确立,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和媒介对受众的“议程设置”,阐释受众与媒介目前彼此之间存在着“利用互动”关系,并且结合实际进行现实根源的剖析,提出需要探讨的问题,呼吁理论界深入研究,使该种关系良性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前言  7-10
  一、研究背景  7-8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8-9
  三、创造性成果及主要结论  9
  四、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9-10
第一章 受众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10-13
  第一节 受众与媒介互动模式的确立  10-11
  第二节 电视新闻中互动关系的发展  11-13
第二章 受众与媒介的"利用互动"关系  13-25
  第一节 "求助利用"互动关系  13-22
  第二节 "炒作利用"互动关系  22-25
第三章 利用互动关系存在的原因及问题  25-32
  第一节 利用互动关系存在的受众原因  25-27
  第二节 利用互动关系存在的媒介原因  27-28
  第三节 利用互动关系引发的问题  28-32
第四章 受众与媒介的良性互动策略  32-38
  第一节 电视媒体的形象自律  32-34
  第二节 欣赏指数的市场运用  34-36
  第三节 赢利模式的立体拓展  36-38
参考文献  38-40
附录一:本论文所用相关表格  40-44
附录二:"金文浩事件"热线记录  44-49
附录三:本论文所用图表一览  49-50
后记  50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2.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3. 传统媒体议程与网络议程的对比研究,G206
  4.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品牌化研究,G222.2
  5. 地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研究,G222
  6. 区域传播视野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新北方》,G222
  7. 群体性事件的媒体应对研究,D631.4
  8. 对民生新闻狂热追捧之后的冷静思考,G222
  9. 公共领域内网络问政的互动反馈模式构建,D630
  10. 上海世博会期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分析,G206
  11.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研究,G206
  12. 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初探,G206
  13. 微博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研究,G206
  14. 党报摄影专题报道的民生视角分析,G212
  15. 危机传播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G206
  16. 网络议程设置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F592
  17. 我国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研究,G206
  18. 议程设置下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构,G206
  19. 形成有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舆论环境研究,G206
  20. 国内网络事件营销的传播过程研究,G206
  21. 框架理论视角下党报和都市报民生新闻的比较研究,G216.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