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元杂剧脚色体制研究

作 者: 杜玉富
导 师: 赵建新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古代文学
关键词: 脚色正名 脚色源流 元剧脚色 体制结构 叙事功能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元杂剧脚色体制作为我国戏曲脚色体制的形成时期,呈现出驳杂纷繁的特征,其中有的脚色在戏曲表演的实践中逐渐成熟并且发展演变,成为后世传奇,地方戏中独立的脚色,而有的脚色却逐渐消亡了,故研究这一时期的脚色体制有着特殊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给戏曲脚色正名,分别从脚色·戏曲脚色·角色三个方面来阐释,力求理清戏曲脚色的形成过程以及后人对这几个概念产生混淆的原因,从而得出三者区别和联系,为本篇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介绍古典戏曲脚色的源流,中国古典戏曲脚色形成正如戏曲本身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时期的“优孟衣冠”已经具备了戏曲脚色的因素;两汉百戏中出现了“角抵戏”,其中“东海黄公”最为典型;到唐代“参军戏”的出现,才出现了两个比较固定的脚色“参军”和“苍鹘”;宋金杂剧,院本中出现了“五花弄爨”的脚色体系,此时已经基本上奠定了我国戏曲脚色的各大类型。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元杂剧的剧本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分析,并且要比较元刊本和明刊本脚色的不同,还要和前代学者相关的论述相互引证,辨别是非真伪,这样才能对元杂剧脚色的得名,功能,结构和所达到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第四部分介绍元杂剧脚色体制与叙事结构功能。元杂剧脚色所承担的叙事功能是代言体与叙事体的统一,二者的结合,共同完成了元杂剧的叙事,众多的脚色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的配合,优秀的剧本能够很好调配各种脚色的分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引言  8-10
第一章 脚色·戏曲脚色·角色  10-17
  第一节 脚色  10-13
  第二节 戏曲脚色  13-15
  第三节 角色  15-17
第二章 古典戏曲脚色源流  17-34
  第一节 古典戏曲脚色的始作俑者—先秦的“巫”和“优”  17-20
  第二节 古典戏曲脚色形成的“摇篮”—汉魏六朝的“散乐百戏”  20-23
  第三节 戏曲脚色的出现—唐五代的“戏弄”  23-26
  第四节 戏曲脚色的“百花争艳”局面—宋杂剧 金院本  26-34
第三章 元杂剧脚色体制  34-63
  第一节 发展的眼光看戏曲脚色体制  34-36
  第二节 元杂剧脚色整体风貌  36-47
  第三节 正末和正旦  47-51
  第四节 末旦二色支派  51-56
  第五节 净脚和搽旦  56-60
  第六节 俗称的脚色  60-63
第四章 元杂剧脚色体制与叙事结构功能  63-69
结语 元杂剧脚色体制的评价  69-71
参考文献  71-74
后记  74

相似论文

  1. 浅析应急管理体制困境及其解决方案,D630
  2. 叙事学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I207.41
  3. 萨迦地方政权体制探析,K297
  4. 胡玫作品英雄叙事特征研究,J905
  5. 沉默:库切小说叙事策略初探,I478
  6. 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I054
  7.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422.6
  8. 适应性效率理论探讨,F091.349
  9. 论《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事特质,G222
  10.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者分析,G222
  1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I207.42
  12. 异境颤栗,J905
  13. 宗教社会学视野中的门宦研究,B91
  14. 论《红楼梦》的神异叙事,I207.411
  15. 俄罗斯叙事诗篇章中的叙事结构分析,H35
  16. 中国融资机制的转换与融资机制的选择,F832.48
  17. 论张爱玲小说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I207.42
  18. 韵文的叙事功能及其对通俗小说叙事艺术的影响,I207.41
  19. 言情在张恨水小说中的意义,I207.42
  20. 从故乡记忆到多重话语叙事的视角转换,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