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汉班氏三杰研究

作 者: 王珍
导 师: 丁毅华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班彪 班固 班昭 儒家精神
分类号: K2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东汉班氏家族不仅是一个簪缨世家,也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出现了如班婕妤、班彪班固、班超、班昭等多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本文通过介绍班氏一门三杰的家学家风和历史环境,研究班彪一家的经历和成就,全面分析他们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思想、史学成就与思想、文学成就与思想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发展,阐述他们的家学家风和精神传承,指出他们的爱国精神以及文化世家形成的原因,再者,分析他们文化特色的基本精神,肯定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以小见大,探讨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延续的原因。本文拟以六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班氏三杰的家学家风和历史背景进行阐述,因为班氏三杰不可能脱离其家学和所处的历史背景而孤立存在。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班氏三杰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思想,阐述班固、班昭对班彪的政治观、民族观的继承和发扬,肯定他们的爱国思想。第三部分阐述班氏三杰的史学成就与思想,在两代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史学巨著——《汉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文学成就与思想进行研究,阐明班氏三杰之间文化的延续,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做出了贡献。第五部分阐述体现班氏三杰文化特色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是班氏三杰的主导思想,同时他们对其他学说也有所兼容,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论述对班氏三杰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3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7-8
  (二) 研究前史概述  8-10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0-11
  (四) 创新与难点  11-13
一、班氏三杰的家学家风与历史背景  13-20
  (一) 家学家风  13-18
  (二) 历史背景  18-20
二、班氏三杰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思想  20-30
  (一) 维护国家统一  20-25
  (二) 增强民族团结  25-30
三、班氏三杰的史学成就与思想  30-38
  (一) 两代三人的心血之作——《汉书》  30-33
  (二) 维护封建正统的史学观  33-38
四、班氏三杰的文学成就与思想  38-48
  (一) 汉赋题材的创新  38-43
  (二) 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43-44
  (三) 作品中的儒家色彩  44-48
五、体现班氏三杰文化特色的基本精神  48-52
  (一) 文化上的兼容并蓄  48-50
  (二) 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50-52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7
后记  57

相似论文

  1. 班固诗论赋论研究,I207.22
  2. 融汇儒道禅思想的司空图《诗品》及其诗论,I207.22
  3. 对班昭与《女诫》的重新剖析,K234.2
  4. 司马迁、班固法制观比较研究,I206.2
  5. 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K820.9
  6. 《汉书·艺文志》体例研究,K206
  7. 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F276.5
  8. 《汉书·艺文志》专题研究,I206.2
  9.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的对比研究,G257
  10. 汉代儒家女教研究,G779.2
  11. 班昭与《女诫》,K234.2
  12. 论班固的传记家主体精神与《汉书》的人物传记,I207.5
  13. 班固《诗经》师承考,I207.22
  14. 班昭研究,K234
  15. 司马迁、班固和范晔思想管窥,K092.4
  16. 吕后、元后史学形象比较与班固的女性观,I207.5
  17. 傅毅班固比较研究,I206.2
  18. 东汉前期士风与班固的思想及创作,I206.2
  19. 《后汉书》李贤注引《三礼》研究,G256
  20. 对班昭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K23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 东汉(25~22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