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磐五味”药材元胡、浙贝母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作 者: 范捷
导 师: 傅承新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药用植物资源学
关键词: 指纹图谱 元胡 浙贝母 HPLC FTIR 道地性分析
分类号: S567.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元胡(Rhizoma Coridalis)和浙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是浙江省所产著名药材“磐五味”中的两种。磐安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所产的这两种药材质量上乘,质地稳定,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但是,药材来源除了部分来自种植基地外,大量原药材仍收购于松散农户,生产条件的不规范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品种间可能存在相当的混杂度,这就需要建立道地药材的标准指纹图谱,从而指导GAP标准化生产。基于此目的,本文通过高效液相(HPLC)色谱技术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浙江省产的道地元胡和浙贝母药材与全国其它产地所产的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和比较,综合建立了浙产道地药材元胡和浙贝母的化学指纹图谱。1.元胡化学指纹图谱的构建元胡为紫堇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ex Z.Y.Su et C.Y.Wu)的干燥块茎,本文以延胡索乙素标准品为对照,考察了样品的不同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过程中不同的流动相,并通过加入小分子有机酸和碱(乙酸、三乙胺)等优化流动相系统,以改善色谱峰的峰形和分离度,经过反复摸索确定了流动相洗脱梯度,使药材中的成分在取得良好分离度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经过制备、分析、校验,建立了磐安元胡的HPLC指纹图谱,并且比较了不同加工方法、不同产地出产的元胡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元胡药材指纹图谱能够反映药材之间的相似性,省内不同地区产的元胡经同一方法加工处理后的HPLC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但浙产元胡与外省产元胡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比较确定了磐安元胡的特征区域:在9min、45min左右,浙产元胡有明显的小峰,江苏和陕西的样品却不明显或无;70min左右,两个外省产元胡有个小峰,浙产元胡却无,为鉴别磐安产道地药材元胡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本文也对市场上元胡的不同加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硫磺熏蒸法使元胡HPLC图谱出峰数减少,可能是部分成分发生变化或丧失,不推荐使用;未加工过的生药材与经沸水煮过的药材在化学成分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从HPLC指纹图谱上可以直接辨认,通过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也能很好地区分三种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元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选择典型的HPLC图谱,建立了元胡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给出了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峰面积的波动范围。除了建立HPLC指纹图谱,还得到不同产地元胡的FTIR谱图,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元胡的相似度基本在0.90以上,很难将其区分,但是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元胡FTIR图谱相似度存在明显差异,用该方法可以区分。2.浙贝母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主产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不同贝母所含生物碱种类不尽相同,本文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的浙贝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方法稍加改变,用超声波提取法代替加热回流法制备供试样品,考察了不同流动相,通过反复摸索确定了流动相的梯度。由于贝母中大部分生物碱类成分无紫外吸收,因此用蒸发光散射(ELSD)检测代替紫外检测,建立了5个磐安浙贝、1个宁波浙贝、1个江苏省产浙贝以及川贝、皖贝、平贝的HPLC-ELSD图谱,通过比较发现皖贝、川贝、东贝、浙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确定了皖贝所特有的峰:6号、12号、13号、15号峰;东贝虽然是浙贝的变种,但是从HPLC图谱上可以看出两者的明显差异,找出了东贝的特征峰:2号、7号、9号、18号峰;川贝样品有2种,为同一种川贝不同生长年限的鳞茎,生长年限较长的川贝与浙贝差异明显,而生长年限较短的川贝与浙贝相近,说明其二次代谢产物的累积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浙江省磐安及宁波所产浙贝之间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都是分布在一起的,但是江苏南通产浙贝与浙产浙贝在聚类图上分离,可能是栽培环境不同所致,也表明了磐安产浙贝的道地性。与此同时,本研究也采用FTIR技术,得到不同种贝母的红外光谱图谱,基于化学计量学通过提取图谱中的有效指纹信息,采用多元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后,发现与HPLC聚类图结果在大的格局上是一致的,而在HPLC聚类图中不能区分的东贝和平贝在FTIR聚类图谱上却可以区分,可是FTIR方法是否能鉴别贝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3
  1.1 元胡药材研究进展  12-17
    1.1.1 药用元胡类药材种质资源  12-15
    1.1.2 元胡的化学成分  15-16
    1.1.3 元胡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16-17
  1.2 贝母类药材研究进展  17-23
    1.2.1 贝母类药材资源学研究  17-19
    1.2.2 贝母类药材化学成分研究  19-21
    1.2.3 贝母类药材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21-23
第二章 元胡药材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研究  23-47
  2.1 材料与方法  23-29
    2.1.1 材料  23-25
    2.1.2 实验方法的确定  25-28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8-29
  2.2 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29
    2.2.1 精密度试验  29
    2.2.2 稳定性试验  29
    2.2.3 重复性实验  29
  2.3 结果与讨论  29-46
    2.3.1 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和比较  29-34
    2.3.2 基于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元胡HPLC纹图谱的定性评价  34-36
    2.3.3 浙产元胡HPLC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  36-46
  2.4 本章小结  46-47
第三章 元胡红外光谱FTIR指纹图谱研究  47-52
  3.1 材料与方法  47
    3.1.1 材料  47
    3.1.2 实验方法  47
  3.2 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47-48
    3.2.1 精密度试验  47-48
    3.2.2 稳定性试验  48
    3.2.3 重复性试验  48
  3.3 结果与讨论  48-50
  3.4 本章小结  50-52
第四章 浙贝母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52-64
  4.1 材料与方法  52-55
    4.1.1 材料  52-53
    4.1.2 实验方法  53-54
    4.1.3 数据分析方法  54-55
  4.2 指纹图谱方法学的考察  55-56
    4.2.1 精密度试验  55
    4.2.2 稳定性试验  55
    4.2.3 重复性试验  55-56
  4.3 结果与讨论  56-64
    4.4.1 不同种贝母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和比较  56-57
    4.4.2 13批贝母HPLC-ELSD指纹图谱相似度  57-58
    4.4.3 聚类分析法对13批贝母样品的分析  58-59
    4.4.4 主成分分析法对13批贝母样品的分析  59-63
    4.4.5 讨论  63-64
  4.4 本章小结  64
第五章 浙贝母红外光谱FTIR指纹图谱研究  64-69
  5.1 材料与方法  64-65
    5.1.1 材料  64-65
    5.1.2 实验方法  65
  5.2 方法学考察  65
    5.2.1 精密度试验  65
    5.2.2 稳定性试验  65
    5.2.3 重复性试验  65
  5.3 结果与讨论  65-68
  5.4 本章小结  68-69
结论  69-71
  1. “磐五味”之元胡化学指纹图谱  69-70
  2. “磐五味”之贝母化学指纹图谱  70-71
参考文献  71-76
本文创新之处  76-77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77-78
致谢  78

相似论文

  1.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2. 铝胁迫下小黑豆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及其铝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S529
  3.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4.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5.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6.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7. 茶叶中有效生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凤凰乌龙茶检测中的应用,TS272.7
  8.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9.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10.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11.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2.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13.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14.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15. 中国茶饮料中有效生化成分的分析研究,TS272.7
  16.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研究,R284.2
  17. 禽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S859.84
  18. 枇杷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的修订及指纹图谱研究,R286.0
  19. 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优化和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1
  20. 柱前衍生化HPLC法在远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R284
  21.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含量测定及其配伍稳定性的考察,R92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草本 > 多年生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