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共振振动筛的设计与仿真
作 者: 吴海波
导 师: 刘杰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反共振 反共振振动筛 可视化设计 ANSYS分析
分类号: TH23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振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而振动机械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设备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机械可以完成许多诸如振动给料和输送等工艺过程。利用反共振理论设计的反共振振动机械具有比传统振动机械更多的优越性,现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反共振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并设计出了一些反共振振动机械,但在国内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而反共振振动筛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反共振振动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为,两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当激振力的频率达到某一值时,其中一个质体静止,而另一个质体则振动,这就是反共振现象。本文中所设计的反共振振动筛就是利用这一反共振原理,对物料进行筛分,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反共振机械在工作时都存在振幅不稳定的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本文应用前人理论分析的结论设计了一个反共振振动筛。本设计中,在零件的选择,安装方式的确定等方面,采用了对比分析,择优而定的方法。本设计对振动筛的筛箱结构,筛箱与隔振系统的弹性连接结构等做了一些改变。筛箱与隔振系统的弹性连接结构由金属螺旋弹簧改为板弹簧,弹簧的布置由四处均匀布置改为沿筛箱两侧均匀布置,这样就可以使筛箱的受力更加均匀,另外隔振系统的结构为适应板弹簧的安装需要也作了一些大的改变。同时,本设计对一些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的选择,都做了详细的计算,对一些重要的零部件都做了强度校核。可视化设计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它可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进行检验和评价,还可对设备工作过程的功能进行检验和评价。这项工作可以使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风险降低、投资减少、工效增大。本设计是基于CAXA软件的二维结构建模设计,同时将结合可视化设计方法对反共振振动筛进行可视化设计。首先,利用最优化方法对整个机械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找出最佳的系统参数。然后,根据得到的系统参数结合可视化设计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反共振筛的零、部件进行可视化设计、装配,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反共振振动筛的主要工作部分即上、下箱体进行了动态有限元分析。计算机仿真和ANSYS分析结果表明此设计能够达到在反共振点处下质体振幅相对较小、上质体振幅稳定的要求,从理论上验证了应用反共振理论设计的一种反共振振动筛是可行的。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22 1.1 课题的提出 11-15 1.1.1 振动机械概述 11 1.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1.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3 1.1.4 可视化设计概述 13-15 1.2 反共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15-20 1.2.1 学术理论的研究 16-17 1.2.2 反共振理论在隔振技术中的应用 17-18 1.2.3 反共振理论在模态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18-19 1.2.4 反共振理论在振动机械中的应用 19-20 1.2.5 反共振理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20 1.3 本论文工作内容 20-22 第2章 反共振振动筛理论分析 22-33 2.1 反共振振动机械概述 22-25 2.1.1 原点反共振振动机械概述 22-23 2.1.2 跨点反共振振动机械概述 23-25 2.2 反共振振动筛动力学分析 25-31 2.2.1 无阻尼情况下的分析 26-29 2.2.2 有阻尼情况下的分析 29-31 2.3 振动筛工作原理简介 31-33 第3章 反共振振动筛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33-47 3.1 反共振振动筛结构方案选择设计 34-40 3.1.1 激振器选择设计 34-35 3.1.2 筛箱选择设计 35-36 3.1.3 筛面选择设计 36-37 3.1.4 电机以及传动装置选择设计 37-38 3.1.5 总体结构方案 38-40 3.2 反共振振动筛参数选择分析 40-47 3.2.1 反共振振动筛运动学参数选择 40-42 3.2.2 反共振振动筛动力学参数选择 42-47 第4章 可视化设计与ANSYS分析 47-71 4.1 反共振振动筛的可视化设计 47-55 4.1.1 可视化设计应用软件简介 47-50 4.1.2 主要零部件的可视化设计 50-54 4.1.3 振动筛的可视化装配 54-55 4.2 反共振振动筛的动态有限元分析 55-71 4.2.1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软件简介 56-57 4.2.2 上、下箱体的模态分析 57-66 4.2.3 上、下箱体的动载荷分析 66-71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71-73 5.1 主要结论 71-72 5.2 今后的研究工作 72-73 参考文献 73-77 致谢 77
|
相似论文
- 反共振振动机的动力学研究与振幅控制,TB533
- 大型反共振振动筛设计及性能仿真,TD452
- 新型粉煤灰秸秆轻质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强度可靠性分析,TU599
- 隔膜泵及其管道的技术研究,TH323
- 打磨机器人主车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TP242
-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设计评估系统,TP311.52
- 晶圆升降机构关键技术研究,TN405
- 软土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影响的反分析研究,TU323.5
- 旋转舵机电动式自动化加载测试系统的研制,V216.8
- 用于超声诊断换能器中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有限元研究,TB552
- 电磁烘缸用耐高温隔热涂料的研究,TQ637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 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TU528
- 连体设置对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影响研究,TU973.19
- 砖混结构现浇板收缩裂缝产生机理的研究及现场测试,TU746.3
- 超导布线系统中电流引线漏热及损耗研究,TM26
- 搭板设计参数优化解决桥头跳车的研究及应用,U416.1
- 叉车总体设计CAD技术研究,TH242
- 叉车转向系统CAD技术研究,TP391.72
- C30自密实混凝土在乌鲁木齐地区钢筒混凝土管中的适应性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 > 运输机械 > 输送机辅助设备 > 振动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