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

作 者: 杨吟秋
导 师: 王争艳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风格 婚姻质量 沟通水平 抑郁情绪 归因方式
分类号: C91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47次
引 用: 1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成人依恋是以早期依恋经验为基础,但不是对这些经验的完整客观反映,而是经过个体加工,融合了当前情感和期望在内的产物。它强调个体对于早期依恋经历的态度与评价,以及对早期经验的认知组织与重建。婚姻是一对成年男女决定结合为夫妻,以伴侣的关系终生一起生活,保持密切的情感与关系,经历人生的阶段,养育子女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国内依恋的研究尤其是成人依恋方面还比较少,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从夫妻的人格特质、个性特征、婚姻动因角度来解释其与婚姻质量的相关性,还没有相关研究来探讨成人依恋风格与伴侣抑郁情绪、婚姻内冲突解决行为、个体归因风格等反映婚姻质量的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中国现阶段已婚群体其成人依恋风格与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06名已婚个体的依恋风格、伴侣沟通水平、抑郁的情绪感受、归因方式及婚姻质量的现状,同时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个体在成人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婚姻质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②个体的婚姻质量上不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和是否生育孩子的差异;③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④成人依恋风格对婚姻质量有着直接而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⑤成人依恋风格通过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间接预测婚姻质量;⑥成人依恋风格与归因方式、沟通水平均呈现负相关,说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程度对两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个体的归因倾向和沟通水平;⑦成人依恋风格对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的影响是并列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逐步递进的,即归因方式预测抑郁水平进而影响沟通水平这一行为方式;⑧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低的个体通常对伴侣行为和婚姻状态做出更为积极的归因(在婚姻过程中抑郁水平较低/在婚姻互动过程中与伴侣的沟通能力强),其婚姻质量高于依恋回避/焦虑依恋程度高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成人依恋风格和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会影响个体婚姻质量的高低,因此婚姻关系内的夫妻双方以及从事婚姻咨询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士,在处理婚姻问题时候应该考虑个体依恋特征,以及随之影响的归因风格、沟通方式、情绪调节等因素,切勿用固定的眼光和思路来看待婚姻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婚姻质量有直接的干预作用,未婚人士也应该意识到与未来伴侣风格的匹配度,降低婚姻关系的风险。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9-28
  一、成人依恋  9-20
    (一) 成人依恋的不同界定与内部工作模式  9-14
      1、成人依恋的不同界定  9-12
        (1) 成人依恋表征  10-11
        (2) 婚恋依恋/特殊依恋表征  11-12
      2、成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12-14
        (1) 内部工作模式的一般概念  12-13
        (2) 成人依恋研究下的内部工作模式  13-14
    (二)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功能探索  14-18
      1、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认知反应功能  15-16
      2、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情感反应功能  16-17
      3、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与行为反应功能  17-18
    (三) 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  18-20
      1、维度测量和类型测量的争论  18
      2、成人依恋测量的基本方法  18-20
        (1) 三维度成人依恋类型测量AAS  19
        (2) 二维度成人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  19-20
  二、婚姻质量  20-22
    (一) 婚姻质量的定义  20-21
    (二) 研究婚姻质量的价值与意义  21
    (三) 婚姻质量的测量方式  21-22
    (四) 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  22
  三、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调节  22-28
    (一) 依恋风格与认知归因及其婚姻关系  23-24
    (二) 依恋风格与情绪调节/抑郁情绪及其婚姻关系  24-26
      1、依恋风格与情绪调节  24-25
      2、依恋风格与抑郁情绪  25-26
    (三) 依恋风格与沟通方式及其婚姻关系  26-28
      1、依恋风格与沟通方式  26-27
      2、依恋风格与冲突解决行为  27-28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假设  28-30
  一、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8
  二、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  28-29
  三、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29-30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0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30-45
  一、研究方法  30-33
    (一) 被试  30
    (二) 研究工具  30-32
      1、ENRICH沟通问卷  30-31
      2、Loke-Wallance婚姻质量/调适测定  31
      3、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  31-32
      4、抑郁自评量表  32
      5、归因方式问卷ASQ  32
    (三) 研究程序  32-33
      1、问卷施测  32
      2、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2-33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33-41
    (一) 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的基本状况  33
    (二) 文化程度与是否抚养孩子在婚姻质量上的差异  33-34
    (三) 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的关系分析  34-41
      1、依恋风格与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的相关分析  34-35
      2、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与婚姻质量的相关分析  35
      3、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的关系  35-41
        (1) 理论研究模型一  35-36
        (2) 理论研究模型二  36-37
        (3) 理论研究模型三  37-38
        (4) 理论研究模型四  38-39
        (5) 理论研究模型五  39-41
  三、讨论  41-44
    (一) 成人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的基本状况  41-42
    (二) 成人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  42-44
      1、依恋风格对婚姻质量的间接预测  42
      2、依恋风格对婚姻质量的直接独立预测  42-43
      3、依恋风格对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的预测作用  43
      4、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43
      5、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关系分解  43-44
  四、结论  44
    (一) 成人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的基本状况  44
    (二) 成人依恋风格、归因方式、抑郁情绪、沟通水平和婚姻质量  44
  五、不足之处与展望  44-45
参考文献  45-50
问卷附录  50-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2. 心智觉知训练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干预,G444
  3.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情绪与执行功能特点,B842.6
  4. 应激状态下成人依恋对恋人的认知加工作业影响,B849
  5. 进城民工子女归因方式、学习适应性及其相关性研究,B844.2
  6. 成败情景下成就目标对归因方式及任务投入的影响,G642.4
  7.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研究,R749
  8. 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及其教育意义,B842.1
  9. 大学生归因方式、人格特征与内疚关系研究,B844.2
  10. 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G633.41
  11. 已婚职业女性主观幸福感和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C913.1
  12. 护理人员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调查研究,C913.13
  13. 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C913.1
  14. 家庭结构对婚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影响,C913.1
  15. 人格、人格匹配类型及人口学变量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研究,C913.13
  16. 大学生归因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迷信心理的关系,B844.2
  17.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与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B844.2
  18. 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19. 专科师范生就业压力、归因方式与焦虑的关系,G657.38
  20. 大学生防御性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4.2
  21. “85后”大学生心理成熟度、归因方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G44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婚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