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黄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治疗慢性肾衰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 者: 王贤雅
导 师: 赵树华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
关键词: 大黄 慢性肾衰 基质金属蛋白酶 作用机制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9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1]。CRF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根据其少尿、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病情演变经过和预后,常将其归属于“癃闭”、“关格”、“肾风”、“溺毒”、“肾劳”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肾元衰竭、水毒潴留。肾元衰竭是发病之本,水毒潴留是发病之标,故此为本虚标实之病,晚期可出现多脏器疾病。如水毒上犯中焦则为口臭苔腻、恶心呕吐的胃逆证候;水毒内蕴肠腑可致腹泻便溏或便干难解;水毒不能排泄,致水肿少尿或无尿,甚则出现风阳上扰,心气衰竭等危险证候[2]。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健存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基膜通透性改变、肾小管间质损伤、脂质代谢异常和肾小球硬化、多肽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CRF阶段共同的病理特征:肾小球硬化、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中肾硬化作为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结局,是由于肾小球系膜基质逐渐增多、肾小球基底膜不断增厚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结果。主要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包括胶原蛋白(Ⅳ、Ⅴ、Ⅵ型)、粘连性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thrombospodin)以及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沉积所致,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调节失调,则导致ECM降解减少,积聚增多[3]。随着研究的深入,MMPs在研究CRF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方面,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CRF治疗方面,常用的透析疗法只能暂时减轻代谢产物和毒物的储留,一般西医非透析方法副作用大,疗效欠佳,治疗很难坚持下去。而肾移植又因费用昂贵,极大限制了众多患者的治疗。中医药对CRF的治疗具有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副作用小、费用较低的特点,因此倍受关注。在众多治疗CRF的中药中,大黄是治疗CRF的常用药,经过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动物试验观察、临床试验观察等方面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氮质血症,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和高代谢状态,治疗尿毒症脑病,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肾小球硬化,减轻免疫炎症反应,防止细菌移位等作用[4]。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黄抑制MMPs的试验,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研究大黄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类型,以及大黄治疗CRF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以及抑制MMPs的有效成分提取、试验观察、临床观察提供必要的依据。

全文目录


提要  5-8
引言  8-31
  1. 大黄  8-13
    1.1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8
    1.2 大黄的成分  8-10
    1.3 大黄的药理作用  10-13
  2. 大黄治疗慢性肾衰  13-20
    2.1 临床观察  13-15
    2.2 中医作用机制阐述  15-16
    2.3 西医作用机制阐述  16-20
  3. 基质金属蛋白酶  20-31
    3.1 基质金属蛋白酶概述  20-21
    3.2 基质金属蛋白酶分类  21-22
    3.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结构与功能  22-23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与释放  23-26
    3.5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慢性肾衰的关系  26-31
材料与方法  31-33
  1. 实验材料  31
  2. 主要仪器  31
  3. 实验原理  31
  4. 实验步骤  31-33
结果  33-36
讨论  36-40
  1 大黄抑制MMPs  36
  2 大黄治疗慢性肾衰  36-38
  3 慢性肾衰与 MMPs  38-40
结论  40-41
问题与展望  41-42
  1 存在的问题  41
  2 展望  41-42
参考文献  42-52
中文摘要  52-55
英文摘要  55-58
致谢  58-59
导师及作者简介  59

相似论文

  1.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2.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3. MMP-2、VEGF和Ki-67的表达与脑胶质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739.41
  4. MMP-9及P6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9.8
  5.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4.2
  6. 东亚钳蝎昆虫毒素BmK IT中关键活性位点的功能分析,Q51
  7.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8. α-硫辛酸对半胱氨酸诱导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后赖氨酰氧化酶表达的影响,R543.5
  9. TNF-α、MMP-9与VEGF在肺气肿大鼠BALF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R563.3
  10.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11. 岩藻糖基化修饰对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M积聚的影响,R692
  12. 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VEGF、MMP-2的影响及意义,R739.5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14.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5. 骨桥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MMP9表达及与胚胎着床相关性分析,R321
  16. 维甲酸联合苦参素干预大鼠肝癌变进程中β-catenin、E-cadherin、MMP-7的动态变化,R735.7
  17. 大黄、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R576
  18. 激素对子宫内膜MMPs、ECM表达影响及与β1,4-GalTⅠ相关性分析,R363
  19.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R542.22
  20. TIMP-2基因转染豚鼠FDM模型后部巩膜MMP-2蛋白表达的变化,R778.11
  21.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F124;F22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