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团型根充材料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 者: 李亚男
导 师: 姜广水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 根管充填 微渗漏 抑菌性 生物相容性 面团型根充材料
分类号: R781.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与目的:根管治疗术是临床上治疗各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方法。根管治疗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努力设计制造更好的扩大器械;二是研制合成强有效的杀菌剂;三是研究生物相容性好的能够严密堵塞根管,并且有消毒作用的充填材料。因此,对根管充填材料的研究成为根管治疗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我们使用一种自制的根充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锌、碘仿、麝香草酚、松香等,按照精确的比例经过特殊的调配方法,使其充填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该材料充填时可加压填塞,与根管壁紧贴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尤其是对于根管预备比较困难的弯细根管、C型根管、侧穿根管及各种变异根管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由于该材料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如果该材料能够推广使用可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又可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但未将其密封性、抑菌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与目前国内常用的充填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做一综合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将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为对照组,通过基础实验与临床疗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种材料加以比较和分析,为面团型根充材料的推广使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一、微渗漏实验:选取30个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牙,在釉牙骨质界处切除牙冠。将所有牙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A组用面团型根充材料充填;B组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C组只预备不充填。用亚甲基蓝染色法对比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离体人牙根管的密封性能。结果如下:A组的平均染色线长度为2.37mm、B组的为4.27mm C组为7.56mm。经统计分析发现,用面团型根管充填材料产生的根管封闭性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牙胶尖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抑菌性实验:在厌氧环境中取Bi菌液涂布于BHI(心脑浸出液)血平板上。将Sa菌液接种在琼脂血平板上,每种菌各接种8块培养板,用直径6mm的纸片分别蘸取上述2种实验材料约0.01 ml,贴于已接种细菌的各块培养板上,然后将接种厌氧菌的培养板置于厌氧罐内。其中充入含N2 80%,CO2 10%,H2 10%的混合气体,封闭厌氧罐,37C培养48-72h。接种需氧菌的培养板则直接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结果时用游标卡尺经过纸片的圆心直接测量抑菌圈的大小。结果:面团型组的抑菌性明显优于牙胶尖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面团型根充材料对Sa和Bi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牙胶尖组只对Bi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Sa基本无抑菌性,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细胞毒性实验:在被检细胞中加入MTT[3(4,5二甲基噻唑一乙酰基)-2.4二苯基嗅化四唑],经4h培养,活细胞吞噬MTT后,在胞浆内形成MTT结晶,移去上清液,用二甲基亚矾溶解活细胞中的MTT结晶,使溶液呈紫色,ELISA检测仪测出其光吸收值。光吸收值与细胞数成正比,因而可用于反映细胞的多少。本实验所用细胞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培养液为DMEM。结果显示:面团型组与牙胶尖组的细胞毒性均大于空白对照组,但两组材料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四、临床疗效观察对比通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单盲法评价面团型、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两种根充材料的短期临床疗效。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A面团型充填材料组、B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组。术后1月、3个月、12个月复查,比较疗效。统计学比较两组差异。结果:A组术后1月、3个月、12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5%、95.5%、88%;B组为79.51%、89.7%、81.6%;一个月复查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A组优于B组(P<0.05)。三个月以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平均操作时间上,无论是前牙还是后牙,面团型组充填时间明显少于牙胶尖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论文:面团型根充材料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11-33
  前言  11-20
  实验一:面团型根充材料的微渗漏实验  20-23
    1.材料与方法  20-21
    2.结果  21
    3.讨论  21-23
  实验二:面团型根充材料的抑菌性实验  23-25
    1.材料和方法  23
    2.结果  23-24
    3.讨论  24-25
  实验三:面团型根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25-28
    1.材料与仪器  25-26
    2.实验分组  26
    3.实验方法  26
    4 实验结果  26-27
    讨论  27-28
  实验四:面团型根充材料的临床疗效分析  28-33
    1.材料与方法  28
    2.实验方法  28-29
    3.评价标准  29-31
    讨论  31-33
全文总结  33-34
附图  34-41
参考文献  41-46
致谢  46-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7-4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8

相似论文

  1.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2. 组织工程化类金刚石涂层瓣膜构建及其体内植入的初步研究,R654.2
  3.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大鼠成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R318.08
  4.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纳米硫化镉的合成及应用,O614.242
  5. 超普轻量型补片(UPP)生物相容性的研究,R656.2
  6. 不同充填技术对微渗漏影响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观测,R783
  7. 四种粘结剂边缘微渗漏的实验对比研究,R783
  8. 活性自由基聚合用于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修饰的研究,O631.3
  9. 纳米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杀菌性能研究,TB383.1
  10. 钛合金/聚氨酯涂层的构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1. 丝裂霉素—改性壳聚糖缓释膜片的制备、性质及生物学评价,R779.6
  12. 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激光反应合成制备多孔涂层的研究,TG178
  13. 树状大分子稳定的硫化铋纳米颗粒的合成、表征及其CT成像应用,O614.532
  14. 基于新型三肽衍生物扩链剂聚氨酯的合成,TQ323.8
  15. 含糖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TB383.2
  16. 两亲接枝共聚膦腈的纳米毒性的初步研究,R943
  17. 新型乳酸/甘油聚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8. Mg-Zn-(β-TCP)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R318.08
  19. 宫腔粘连治疗装置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20. Mtwo镍钛系统在根管再治疗中的性能及再治疗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R781.05
  21. Beyond冷光美白对树脂—牙釉质微拉伸强度及树脂边缘微渗漏影响的研究,R78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内科学 > 治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