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双诊制”的城市基层供方意愿研究

作 者: 蔡晋
导 师: 杜亚平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双诊制 首诊制 双向转诊 医疗保障 卫生体制改革 全民医保
分类号: R1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2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目前,我国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Communtiy Health Service,CHS)体系,但缺乏“双诊制”使CHS的发展受到了阻碍。CHS机构缺乏患者、“六位一体”的服务难以展开严重的影响我CHS的发展。我国政府和学者开始意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双诊制”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CHS继续发展最重要因素。政府出台的文件中要求建立“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学者们则呼吁建立CHS的“双诊制”。“双诊制”的建立关键在于政策措施的出台。虽然,国内许多地方已开始“双诊制”的理论性的研究或探索性的实践,但关于“双诊制”具体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国内还未见研究报道。因此,在这个时候对“双诊制”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研究选择这个最佳时机,从CHS机构切入研究建立“双诊制”的政策措施和意愿。希望通过对供方的研究,探讨“双诊制”建立与实施的政策措施,寻找建立“双诊制”的道路,帮助CHS机构走出发展的困境。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双诊制”在我国实施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人文基础,及卫生服务供方CHS机构对“双诊制”认识和需求,从供方的角度提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双诊制”实施条件和政策法规,及社区服务新型管理体制结构。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通过检索和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实施“守门人”制较为成功的国家的做法、经验及效果,并熟悉我国CHS发展的现状和“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相关研究。2.问卷设计本研究根据当地卫生工作者和CHS的专家的实际经验,借鉴国外实施“守门人”制相关指标,自行设计调查表。3.抽样方法本课题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11个地区根据现有的行政区划抽取2各地区,再从抽到的2个地区随机抽取一个城乡结合部,对其所属的所有CHS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普查。4.现场调查主要了解“双诊制”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双诊制”概念及接受情况、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全民医保信息、CHS发展情况等。结果1.调查对象都赞同我国建立CHS“双诊制”模式,有95.4%的人赞同我国建立“首诊制”,有56.0%的人认为CHS机构必须与上级医院建立单一固定的双相转诊关系。2.三个组群对于影响我国“首诊制”的建设的主要原因回答没有存在差异。其重要性依次为“CHS体系不完善”(86.6%)、“全科医师缺乏”(78.2%)、“国家对于CHS的投入太少”(77.4%)、“医疗保险没跟上”(64.0%)。3.调查对象中超过60%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全科医师准入标准、CHS机构配置标准、CHS规范、双向转诊制度的标准或者规范。但是对于全科医师绩效考核标准、疾病转诊指征、社区疾病诊疗指南的选择,三组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仍有50%的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应该出台相应的规范。4.一线工作者(75.0%)、CHS管理者(83.9%)和CHS专家(86.2%)认为缺乏制度规定上,下转率没要求已经成为实施“双向转诊”的最主要的问题,其次是缺乏转诊规范。5.93.4%的人认为服务合同应该包括双方责任和义务,同时有76.0%的人认为疾病控制指标、转诊要求、基本药物控制应该也列入服务合同。三个组群在考核与激励的方式和方法、资金投入与使用、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结论1.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认为应在我国建立CHS“双诊制”模式。2.CHS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及专家大多数认为影响我国“双诊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有7个,其中最重要三个的因素依次是CHS体系不完善、国家对于CHS的投入太少和全科医师缺乏。3.“双诊制”的运作过程应引入契约式合同运作方式,并且应该通过建立全科医师准入标准、CHS机构配置标准等6项标准/规范来保障“双诊制”的运作。本研究对未建立CHS“双诊制”的国家有一定借鉴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1 前言  12-32
  1.1 相关概念  12-15
    1.1.1 “首诊制”和“双向转诊”  12
    1.1.2 全科医师  12-13
    1.1.3 医疗保险制度  13-14
    1.1.4 社区卫生服务  14-15
  1.2 国内外“双诊制”相关模式研究  15-23
    1.2.1 普遍医疗模式——英国  15-18
    1.2.2 社会保险模式——德国  18-20
    1.2.3 商业保险模式——美国  20-22
    1.2.4 “双诊制”探索模式——中国  22-23
  1.3 “双诊制”研究的重要性  23-28
    1.3.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  23-24
    1.3.2 卫生改革关键着力点  24-26
    1.3.3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需要  26-27
    1.3.4 医疗供方不可忽视的群体  27-28
  1.4 “双诊制”研究的必要性  28-29
    1.4.1 学术界的前瞻  28
    1.4.2 政府建设目标  28-29
  1.5 研究目的  29
  1.6 研究意义  29-32
    1.6.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石  29-30
    1.6.2 “全民医保”的保障  30
    1.6.3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作用的发挥  30
    1.6.4 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30-32
2 资料与方法  32-35
  2.1 研究对象  32
  2.2 研究内容  32
    2.2.1 “双诊制”研究现状和相关政策  32
    2.2.2 “双诊制”模式的研究  32
    2.2.3 “双诊制”构建的策略  32
  2.3 资料来源  32-33
    2.3.1 文献收集  32-33
    2.3.2 问卷调查  33
  2.4 研究方法  33-34
    2.4.1 文献回顾  33
    2.4.2 问卷设计  33
    2.4.3 抽样方法  33-34
    2.4.4 现场调查  34
  2.5 技术路线  34
  2.6 质量控制  34-35
    2.6.1 调查设计  34
    2.6.2 培训调查员  34
    2.6.3 数据录入  34-35
3 结果与分析  35-48
  3.1 样本基本情况  35-36
    3.1.1 调查地区情况  35
    3.1.2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35-36
  3.2 “首诊制”认知分析  36-40
    3.2.1 “首诊制”的认知  36-39
    3.2.2 “首诊制”的问题与优势  39-40
    3.2.3 “首诊制”建立的控制分析  40
  3.3 “双向转诊制”认知分析  40-43
    3.3.1 “双向转诊制”的认识  40-41
    3.3.2 “双向转诊制”的问题与优势  41-42
    3.3.3 “双向转诊制”建立的控制分析  42-43
  3.4 “双诊制”下适宜的运作方法  43-48
    3.4.1 契约式合同的运作方式  43
    3.4.2 费用控制方法  43-44
    3.4.3 全科医师的激励机制运作方式  44-48
4 讨论  48-59
  4.1 样本的代表性  48-49
    4.1.1 调查区域代表性  48
    4.1.2 调查对象的特征性  48-49
  4.2 “双诊制”的实施条件及其困难  49-55
    4.2.1 “双诊制”的实施基础  49-51
    4.2.2 “双诊制”实施的瓶颈  51-52
    4.2.3 “双诊制”的优势  52-53
    4.2.4 “双诊制”的实施控制  53-55
  4.3 “双诊制”下适宜的运作方法  55-58
    4.3.1 契约式合同的运作方式  55-56
    4.3.2 患者引导的调控  56
    4.3.3 全科医师的激励机制运作方式  56-58
  4.4 结论  58
  4.5 局限性  58-59
5 参考文献  59-62
综述  62-73
附件  73-80
  附录 1:“全民医保”政策百问调查表  73-79
  附录 2: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9-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2.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3.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实施对策研究,R95
  5. 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R197.2
  6. 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成渝模式下城乡居民受益公平性分析,R197.1
  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研究,R13
  8.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R197.1
  9. 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研究,R197.6
  10. 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管理的研究,R197.1
  11.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对农村地区灾难性医疗卫生服务费的影响,R197.1
  12. 新疆库尔勒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价,R197.1
  13. 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R197.1
  14. “新医改”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员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R197.1
  15.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研究,R197.1
  16. 营利性医院的兴起对医疗支出费用的影响,R197.3
  1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R197.1
  18. 昆山市社区卫生服务“十一五”进展评价,R197.1
  19. 发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研究,R197.1
  20.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医流向影响因素研究,R197.1
  21.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所处困境与改革路径探讨,R19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 医疗服务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