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鲁锦中的民俗观念

作 者: 郜冬萍
导 师: 郗慧民;郭郁烈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民俗学
关键词: 鲁锦 美学神韵 民间传统文化 性别观念
分类号: J5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民间织物艺术中引人注目且有发展前途的山东鄄城鲁锦(我家乡的一种织物)为个案,探讨它的自然生活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起源发展历程,进而把握它的生态特征、文化渊源和人文价值;然后从其图案色彩的美学神韵、口承语言民俗、女性角色等方面,领悟鲁锦图案的传统美、色彩的艳丽美,体悟它里面蕴涵的深厚文化传统观念,了解女性在织锦民俗中的角色扮演。进而利用民间传统文化观念,结合传统美学思想,从鲁锦的图案设计中如何包含更多的文化观念和走向产业化方面探讨它的新生之路。无论鲁锦习俗以工艺民俗形态出现,还是以民俗文化产业的姿态出现,都是对广大俗民生活需求的满足与调适。该研究从民俗观念的视角,以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结合实际,力求动态。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为主,采取田野作业与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较全面地分析、探讨了鄄城鲁锦民俗事项中的民俗观念与人文价值。本研究的创新性不仅在于将鲁锦文化研究推向纵深发展,更重要的是以鲁锦文化研究为契机,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从对鲁锦的实地调研上升到对民间传统文化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高度。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2-3
Abstract  3-6
前言  6-10
  1. 选题背景和缘由  6-7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8
  3. 田野作业的过程  8
  4. 文献综述  8-9
  5.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9-10
第一章 鲁锦产生的生活环境及历史背景  10-14
  1.1 鲁锦的起源、发展  10-11
  1.2 鲁锦产生的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  11-13
  1.3 鲁锦的现状  13-14
第二章 鲁锦造物的美学神韵  14-21
  2.1 鲁锦图案中的传统审美意识  14-18
  2.2 鲁锦色彩中的艳丽美学观念  18-19
  2.3 鲁锦在现代服饰中的展现  19-21
第三章 鲁锦中的文化观念  21-28
  3.1 鲁锦与口承语言民俗  21-26
  3.2 早期织布风俗中的禁忌观念  26-28
第四章 鲁锦中的性别观念  28-32
  4.1 女性在织花布民俗中的角色定位  28-30
  4.2 女性在织花布民俗中的角色扮演  30-32
第五章 结语与反思  32-35
  5.1 鄄城鲁锦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32
  5.2 鄄城鲁锦与人文素质教育  32-33
  5.3 由鄄城鲁锦中的民俗观念引发的对其“走向文化产业化”的思考  33-35
参考书目  35-36
附录1:访谈对象一览表  36-37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7-38
致谢  38-39

相似论文

  1. 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中的性别观念更新,C924.21
  2. “粗布”不“粗”—探析鲁锦艺术,J523
  3. 论老舍创作的怀旧情结,I206.6
  4. 试论当代大学生正确性别观念的培养,G641
  5.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G122
  6. 民间织物的继承与发展,J523
  7. 话语中的身份,H0-05
  8. 13—15世纪西欧城市文学中的女性形象,I56
  9. 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师生互动,G456
  10. 大众传媒传播社会性别观念的政府规制研究,G206.3
  11. 鲁锦研究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523.5
  12. 商业品牌参照下的少林文化品牌化研究,G852
  13. 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B842.6
  14. 从南北方蒙古族服饰差异看环境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523.5
  15. 对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藏族服饰的调查报告,J523.5
  16. 昆明地区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J523.5
  17. 当代纺织品设计中图案风格的融合,J523
  18. 试论服装视觉中心,J523.5
  19. 黎族传统织锦纹样的现代运用,J523.5
  20. 北朝在华粟特人服饰研究,J523.5
  21. 以图像为主要材料的蒙元服饰研究,J523.5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