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i-Mn系热轧双相钢高温变形行为的研究
作 者: 孙彬斌
导 师: 张红梅
学 校: 辽宁科技大学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双相钢 热模拟 再结晶 连续冷却转变
分类号: TG33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而且对汽车用钢提出更高的要求。双相钢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小、较大的加工硬化指数、较好的强度-塑性组合、大的延伸率、高的低温塑性等优点一直处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发展的前沿,它为汽车减重、高强韧性冲压构件的制造和简化冲压工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本文以实验室自行冶炼的Si-Mn系双相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双相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1.利用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Si-Mn系热轧双相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在1000℃时变形时,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变形温度越高,再结晶越容易进行,流变应力越小;在850℃及1000℃变形时,流变应力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2.根据单道次变形后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Si-Mn系双相钢奥氏体区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σ=9813.61481·(ε)0.62570((?))0.03804exp(-0.00246T-1.04907ε);并且利用Z-hollomen参数计算实验钢的奥氏体变形激活能Q=301.158kJ/mol。 3.利用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热轧双相钢的静态软化行为,变形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静态软化率越大,且晶粒尺寸越大;计算出在ε=0.3,(?)=1s-1的条件下,双相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Qrec=99.971kJ/mol,因此易发生静态再结晶。 4.测定实验用Si-Mn系双相钢的CCT曲线,研究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的γ→α相变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变化。确定双相化的可行性和合适的热轧双相钢卷取“窗口”。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可以发现在冷却速度不大于1℃/s时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生成,当冷却速度大于1℃/s时生成铁素体、上贝氏体以及板条马氏体。 5.制定实验室热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确定加温温度为1100~1250℃;开轧温度为1050~1150℃;终轧温度为720~800℃;成品厚度为3.5~10mm:冷却速度达到空冷~100℃/s,卷取温度在200~500℃。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28 1.1 引言 10-11 1.2 我国汽车工业现状 11-12 1.3 双相钢的发展概况 12-15 1.3.1 国外概况 13 1.3.2 国内概况 13-14 1.3.3 热轧双相钢的生产现状 14-15 1.4 双相钢的成分和组织、性能 15-25 1.4.1 双相钢的种类 15-19 1.4.2 双相钢的成分设计 19-22 1.4.3 双相钢的组织、性能 22-25 1.5 组织-性能预测模型发展的现状 25-26 1.5.1 再结晶模型发展现状 25-26 1.5.2 相变模型发展现状 26 1.5.3 组织-性能对应关系模型 26 1.6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6-28 2 Si-Mn系热轧双相钢合金成分设定 28-34 2.1 引言 28 2.2 双相钢的化学成分设计 28-29 2.2.1 设计原则 28 2.2.2 设计依据 28-29 2.3 实验用钢的冶炼 29-34 2.3.1 原始数据 30 2.3.2 计算步骤 30-34 3 热轧双相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34-52 3.1 前言 34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4-35 3.2.1 实验材料 34 3.2.2 实验设备 34 3.2.3 实验方法 34-35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51 3.3.1 变形温度对双相钢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35-43 3.3.2 变形速率对双相钢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43-48 3.3.3 变形量对双相钢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48-51 3.4 本章小结 51-52 4 热轧双相钢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 52-57 4.1 引言 52 4.2 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52-54 4.2.1 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 52-53 4.2.2 变形抗力模型的检验 53-54 4.3 奥氏体区热变形方程的建立 54-56 4.4 本章小结 56-57 5 热轧双相钢静态软化行为的研究 57-66 5.1 引言 57 5.2 静态软化率X_S的测定与分析 57-60 5.2.1 静态软化率X_S的测定 57-60 5.2.2 实验结果分析 60 5.3 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过程的组织 60-63 5.4 静态再结晶激活能Q_(rec)的确定 63-64 5.5 静态再结晶动力学 64 5.6 本章小结 64-66 6 热轧双相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 66-77 6.1 引言 66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6-67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7-76 6.3.1 未变形奥氏体CCT曲线的分析 67-69 6.3.2 显微组织的分析 69-76 6.4 本章小结 76-77 7 热轧双相钢生产工艺的制定 77-84 7.1 引言 77 7.2 某厂2150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77-79 7.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77-78 7.2.2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78-79 7.3 热轧双相钢生产工艺的制定 79-82 7.3.1 温度制度的制定 79-80 7.3.2 轧制道次间歇时间的确定 80 7.3.3 变形制度的制定 80-81 7.3.4 冷却速度的制定 81-82 7.3.5 卷取温度的制定 82 7.4 热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 82-84 7.4.1 实验设备 82-83 7.4.2 实验方案 83-84 8 结论 84-85 参考文献 85-89 致谢 89
|
相似论文
-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 ODPA/异构ODA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323.7
- 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生产工艺的优化,TQ450.6
- 耐热级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TQ320.7
-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33.14
- 微波强化水合碱式碳酸镁反应结晶过程研究,TQ132.2
- 低温快烧结晶釉的制备与性能,TQ174.65
- 富马酸对PBT结晶性能和熔融行为影响的研究,TQ323.4
- 双辊薄带连铸硅钢热轧常化组织与织构研究,TG335.11
- 麦芽糖色谱法分离提纯及结晶的研究,TS245.5
- 伊曲康唑纳米结晶干混悬剂的研制,TQ463.53
- 半芳香聚酰胺的可纺性能研究,TQ340.1
- 两种不同构型聚乳酸共混物的结晶性能研究,O631.3
- 轧制Mg-Zn-Ce-Zr(Mn)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TG339
- 重结晶碳化硅浆料的流变性研究,TQ174.1
- PVDF/PMMA/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耐候性研究,TB33
- 乳酸基共聚物/蛭石微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TB332
- 多场耦合作用下静电纺丝机理的研究,TQ340.6
- 聚乙烯醇/碳纳米管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研究,TB383.1
- 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热挤压行为的研究,TB331
- PHBV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318.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压力加工 > 轧制 > 轧制工艺 > 轧制方法 > 热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