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批判与建构

作 者: 刘靖怡
导 师: 邹颖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地区主义 批判的地区主义 场所 建构 材料 细部 结构 构造 建造
分类号: TU-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2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现代主义地区主义的辩证关系出发,综述了地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并以“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理沦作为沦义的重点研究部分。“批判与建构”是贯穿仝义的主线,文章在批判地沦述了全球化语境下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区主义建筑现象的同时,力图从建构要素的角度,即材料细部结构构造建造,来进行对当代较具典型性的地区主义建筑师的创作理念的分析和建筑作品的案例解读。藉此联系日前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观念。

全文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7
绪论  7-9
  一、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7-8
  二、研究方法  8
  三、研究内容  8-9
第一部分 课题背景  9-17
  第一章 时代与理论背景  9-17
    1.1 全球化  10-13
      1.1.1 全球化  10-11
      1.1.2 文化(产业)全球化  11-12
      1.1.3 辩证态度  12-13
    1.2 消费文化  13-14
      1.2.1 消费  13
      1.2.2 消费文化  13-14
    1.3 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理论  14-17
      1.3.1 现代性  14-15
      1.3.2 批判理论  15
      1.3.3 抗拒的现代性  15-17
第二部分 理论分析  17-44
  第二章 从现代主义地区主义  17-25
    2.1 现代主义——国际式到国际化的转变  18-20
      2.1.1 现代建筑的“国际式”  18-19
      2.1.2 “国际化”的新趋势  19-20
    2.2 地区主义  20-25
      2.2.1 地区性与地区主义  20-21
      2.2.2 地区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21-25
        1. 保守的地区主义  22-23
        2. 具象的地区主义  23
        3. 新乡土地区主义  23-24
        4. 批判的地区主义  24-25
  第三章 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理论  25-36
    3.1 批判的地区主义  25-32
      3.1.1 “批判”的双重性  26-27
      3.1.2 识别批判的地区主义的七种态度  27
      3.1.3 基本战略  27-31
        1. 地形学  28-29
        2. 气候条件  29
        3. 光线  29-30
        4. 构造形式  30-31
      3.1.4 核心概念——场所  31-32
    3.2 此时此地的关注  32-36
      3.2.1 信息媒介时代的拟态环境  33-34
        1. 影响建筑的受众环境  33
        2. 非良性拟态环境  33-34
      3.2.2 两种时态的共存  34-36
        1. 此时此地  34-35
        2. 彼时此地  35-36
  第四章 建构理论  36-44
    4.1 “建构”的引入  36-37
      4.1.1 前后相承  36
      4.1.2 回归建筑学本体性  36-37
    4.2 理解“建构  37-42
      4.2.1 “建构”的概念  37-38
      4.2.2 建构的要素  38-42
        1. 材料  38-40
        2. 结构  40
        3. 构造  40-41
        4. 细部  41-42
        5. 建造  42
    4.3 建构的视野——建构与非建构  42-44
第三部分 建构角度的实例分析  44-90
  第五章 实例综述  44-51
    5.1 建筑师的选择  47-48
    5.2 建筑类型的选择  48-49
    5.3 作品背景的选择  49-51
      5.3.1 环境、经济的制约  49
      5.3.2 都市环境  49-51
  第六章 查尔斯·柯里亚  51-64
    6.1 基本理念  52-55
      6.1.1 传统的现代阐释  52-53
      6.1.2 “形式追随气候”  53-55
    6.2 项目介绍——贝拉布尔低收入者住宅区  55-58
      6.2.1 项目背景  56
      6.2.2 规划与设计  56-58
    6.3 设计分析  58-64
      6.3.1 居住模式  58-59
      6.3.2 平等性与独立性  59-61
      6.3.3 露天空间  61
      6.3.4 适宜技术与建造  61-64
  第七章 阿尔瓦罗·西扎  64-79
    7.1 基本理念  64-67
    7.2 项目介绍——马拉古埃拉社会住宅区  67-70
      7.2.1 项目背景  67
      7.2.2 场地规划  67-68
      7.2.3 建筑设计  68-70
    7.3 设计分析  70-79
      7.3.1 微观地理学  70-74
      7.3.2 材料的有限性与表现性  74-75
      7.3.3 构造与细部  75-77
      7.3.4 建造  77-79
  第八章 安藤忠雄  79-90
    8.1 基本理念  79-82
      8.1.1 光的意境  79-80
      8.1.2 材料质感  80-81
      8.1.3 形式与空间  81-82
    8.2 项目介绍——住吉的长屋  82-85
      8.2.1 项目背景  82-83
      8.2.2 建筑设计  83-85
    8.3 设计分析  85-90
      8.3.1 封闭的现代建筑  85-87
      8.3.2 建筑化自然  87-88
      8.3.3 构造表现  88-89
      8.3.4 混凝土与制作  89-90
第四部分 结语  90-95
  第九章 中国的道路  90-95
    9.1 “现代”的中国建筑  90-92
      9.1.1 “现代”的现状  90-91
      9.1.2 “地区”的探索  91-92
      9.1.3 借鉴  92
    9.2 选择——身份  92-94
      9.2.1 现代性与地区性  92-93
      9.2.2 自觉与自律  93-94
    9.3 结语  94-95
参考文献  95-98
  书籍  95-96
  文章  96-97
  学位论文  97-98
致谢  98

相似论文

  1. PBO/SWN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40.64
  2.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弹丸撞击特性研究,TB332
  3.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4.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5.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6.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7. 水热法制备氧化物中空微球,TB383.4
  8.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9. 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玻璃形成能力研究,TG139.8
  10.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1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12. 永磁磁力耦合器结构与特性研究,TH139
  13.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14.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15.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16.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17.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18.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19. 燃尽风对W型火焰炉炉内气固流动影响的试验研究,TK229
  20. 电动车用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TM341
  21.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