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准好氧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研究

作 者: 李帆
导 师: 张增强;黄启飞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准好氧填埋 甲烷 氧气 温度
分类号: X7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根据厌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理论分别构建了大型填埋模拟试验装置,并对装置中不同层次的CH4、CO2、O2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数据进行了长期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填埋场于第21周开始进入稳定产甲烷阶段,CH4平均浓度保持在38.4%;准好氧填埋场于第17周开始基本形成,不同层次的甲烷浓度表现出下层>中层>上层的规律,各层甲烷浓度分别为33.1%、15%和3.1%。甲烷浓度层次分布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氧气在各层中的含量不同而引起的。准好氧填埋场中氧气在上、中、下各层的浓度分别为14.6%、1.8%、0.5%,说明由于受到填埋结构的影响,准好氧填埋场上层基本为好氧环境,产甲烷生长完全被抑制,甲烷浓度几乎为零;准好氧填埋场中层同时存在好氧区域和厌氧区域,产甲烷过程部分被抑制;准好氧填埋场下层为厌氧区域,甲烷含量较高。准好氧填埋场中甲烷平均浓度为17%,低于厌氧填埋装置中甲烷浓度的1/2,对抑制甲烷排放,减少温室效应效果显著,适合大多数没有填埋气回收装置的中、小型填埋场采用。本研究还首次在大型模拟填埋装置中分层次对温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中、下三层的温度变化趋势比较平坦,平均温度分别为73、69.7和55.4℃。温度的层次变化也受到氧气含量的影响,相对各层次而言,层中氧气含量越高,该层次的温度也越高,所以准好氧填埋场中温度变化规律为上层>中层>下层。初步探讨了准好氧填埋场中温度和产甲烷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表明:除了下层温度范围介于54.8~58.6℃之间,属于高温发酵范围外,中层和上层温度均远远超出高温发酵的最高温度。传统厌氧填埋场温度仅30~50℃,准好氧填埋场中过高的温度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性,导致产气效率降低,对抑制甲烷的排放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半变异函数对准好氧填埋场中温度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优化筛选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作为温度参数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变程值3.5 m,基台值83.6。通过克里格插值法建立准好氧填埋场纵剖面上的等温线图,统计得到准好氧填埋场中温度加权平均值为59.8℃,可作为判断准好氧填埋结构基本形成的参考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前言  7-12
  1.2 准好氧填埋场研究现状  12-13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5
第二章 准好氧填埋场的基本原理  15-21
  2.1 准好氧填埋产生的技术背景  15-16
  2.2 准好氧填埋场的构造  16-17
  2.3 准好氧填埋场的运行原理及净化机理  17-19
  2.4 准好氧填埋对抑制甲烷排放的优势  19-20
  2.5 温度对准好氧填埋过程的影响  20-21
第三章 填埋结构对产甲烷特性影响的研究  21-33
  3.1 试验方法  21-22
  3.2 厌氧填埋场中气体浓度变化规律  22-25
  3.3 准好氧填埋场中气体浓度变化规律  25-28
  3.4 准好氧填埋场气体空间分布  28-32
  3.5 本章小结  32-33
第四章 温度对产甲烷的影响  33-42
  4.1 试验方法  33
  4.2 准好氧填埋场温度特性研究  33-36
  4.3 温度半变异函数研究  36-40
  4.4 准好氧结构下温度对产甲烷的抑制  40-41
  4.5 本章小结  41-42
第五章 总结和建议  42-44
  5.1 总结  42
  5.2 建议  42-44
参考文献  44-48
致谢  48-49
作者简介  49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3.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4.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5.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6.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7.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8.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9.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10.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1.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2.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3.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14.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5.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6.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7.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8.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9.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0.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21.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